有位居士问一个禅师从念禅师。他问这位从念禅师说:“佛陀,有没有烦恼?”禅师说:“有。”这个居士马上就说了,佛陀是解脱之人,怎么会有烦恼呢?禅师就说了,因为你还没有得度。居士继续问如果我修行得度之后,佛陀还会有烦恼吗?结果这位从念禅师说:“有。因为还有一切众生没有解脱。”这个居士继续问:“众生无尽,那佛陀岂不是永远在烦恼当中无法超越了?”从念禅师说,佛陀已经超越了,所以他没有烦恼了。居士说,众生既没有度尽永远度不完,那么佛陀为什么又会没有烦恼呢?从念法师说,佛陀自性中的众生已经度尽了。佛陀认为众生皆具佛性,早点晚点你们都会成佛!所以他没有烦恼。
很多人说,我们怎么样能够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要圆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心。臺長告诉大家怎样圆发菩提心。
第一,要关怀一切众生。“人溺己溺”,就是看见别人溺水了,你也要像自己在水中一样;“人饥己饥”,别人饥饿,你也要感觉自己像饥饿一样;“利己利人,达己达人”,也就是说,要帮助自己,更要帮助别人。
第二,要包容一切众生,以责人之心责己。经常讲别人不好的人,要用这种方法来检查自己够不够好。以恕己之心恕人,很多人经常原谅自己、宽恕自己,但是老公要是做错事情,就不能原谅他。自己的孩子可以原谅,就是不能原谅老公,为什么呢?孩子是自己生出来的,老公是别人的;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老公还可以再找,这就叫自私心。
第三,要学习克己,克服自己的毛病,常思己过,学习忘我,常思己过,不念人过。经常想想自己做错了,都是自己的错,不要动不动就说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怎么会错呢?你们修得不好,师父就在想是师父没有教导好;你们修得好了,师父就说因为你们自己的觉悟高。“勿固、勿我”,就是不要固执,不要执着我相,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第四,诚心待人,善解与人,热心助人,成人之美。要帮助所有的人,这个人就是成人之美。
第五,叫圆发三心。第一是挚诚的心,对别人真诚,你一定会得到别人对你的真诚,因为你发出了挚诚的心,就是挚实无伪之心,没有假的,这样对一切众生,你就会得到菩萨的加持;第二心是深心,就是无缘大慈地关怀着有情众生;第三,回向发愿心,就是万善同归,普愿有情,也就是告诉你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这个人有善心,你就好好地跟他一起普度有愿力的有情众生。(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