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道德和智能,全部发挥出来,来弘法利生。
白話 佛法2-46 《 使用智慧能量,认识虚假自我意识》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1&extra=a:2:9:&tim=1681194016706
相关开示:
大乘佛法是菩萨的心智心度。……救度一切众生……平等普度,...修学大乘佛法救度一切有缘众生!
白話 佛法1- 14 《 谈受戒与开悟 》
你的布施已经到了忘我的、完全超脱自己的境界,已经到了彼岸,已经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就是让身处苦海的人能够恢复本来就有的觉知、觉能,所以能恢复本性的人就称为 “波罗蜜”,到达了彼岸,而且慈悲和功德,用波罗蜜以无私的对佛的愿力来做事情。
只要你大悲普度众生,用波罗蜜,就是说用精进智慧到达彼岸的这种精神,无私的对佛的愿力:“菩萨,我一定度众生,我怎么怎么样。”大悲普度众生,无有疲厌,永远不会疲劳和厌倦地努力修心,你就拥有了波罗蜜。
白話 佛法11-11 《 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
只有成佛才能有能力去度众生,
为利益众生而成佛,
利益众生就是要想到,我拥有慈悲和智慧去救度一切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
视频开示 第27集 《 无所住而生其心 》
问4:有位同修梦见观世音菩萨告诉她7个字:念念普度有众生。
答4:脑子里全部想着众生,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别人,想着众生。念念普度,每一个念头都要想着去度人,去帮助别人,都要心中想着有众生,没有众生,这个人成不了菩萨。这绝对是观世音菩萨讲的。
——来信问答 72
大乘佛法是菩萨的心度心智。里面的"心度心智"怎么理解?
问:白話 佛法中讲“大乘佛法是菩萨的心度心智”,请问,心度心智是什么意思?
答:心智是一种高深的智慧,心度不是度人,是菩萨广度,那是一种心量,是海一样的。
来信解答207
Wenda20200510 51:43
如何才算精进;精进在于内心
问:師 父,对于精进的定义,我们每天在佛事上花多长时间算是精进?除了念经,比如弘法度人,还有学《白話 佛法》,就多长时间才算精进?
答:不是时间的问题,是你心的问题。如果你的心在精进当中,那你永远……就算你今天没有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你的心一直在精进当中,实际上你就在精进当中。它是指你的心精进(好的)“精进”,实际上佛教术语就是viriya,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明白。
之前您对弟子的要求,是一周至少有一天要用来做佛事、做义工、弘法等等。对于想一世修成的人,他的要求是不是要更高一些?)对。你做每件事情都可以想的。比方说,我今天在洗菜,你洗菜为什么?你就想得深一点,行深一下:“今天洗菜我为了生活,生活为了度人,度人为了以后能够救度更多众生,为了能够这一辈子解脱,所以我要生活,我要活着,所以我现在洗菜。”就叫精进。是这么连的。
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跟菩萨的连在一起,不是找理由,而是真正地这样理解,有这么个概念,你就在精进中了
(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尽量往佛事上串联,比如说洗菜是为了养活这个色身,色身好了……)错。把人间的东西来理解菩萨的东西,永远都搞不清楚(对不起,师父)没智慧。就在生活当中以佛法的概念来生活,不是串联,是真实的。比方说,我现在在广播里边跟你们讲话,我在救你们,我是在弘扬佛法。我还要去串起来啊?你今天很自然地想到:我今天要活着,我要吃,吃了之后我有时间更努力去弘法……就这么自然地联系的,不是把它串起来的,自然想到的(明白了)
wenda20150104B 13:44
臺 長给澳 门共 修组开示:学佛人要舍去小我,成全大我
问:師 父好,弟子给恩师臺 長 请安!(谢谢)今天下午澳 門共 修组开共 修会,请師 父给澳门共修组开示一下吧。
答:实际上不管是哪里,澳 門佛友也是很精进的,師 父早有耳闻了。就是怎么样能够坚持、怎么样能够舍去自身的利益来成全众生的利益,这是学佛人很重要的一点。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共修会,都要懂得一点:我们做人、做事情要舍去自我,来成全大我。
什么叫舍去自我?比方说你帮助了别人,你就是舍去了小我、成全了大我;你放下了自己本来的凡心就是你的小我,那你找到正知正觉,实际上就是舍弃了人心中的一个小我,来成全了你真正的做人要气量大的一个大我,和真正的觉悟。所以,为什么人家说小心“小心眼”?实际上这也是人的一个毛病。
学佛很重要,因为学佛是学的心、学的精神,修心就是要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懂得为别人想。实际上现在的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肮脏?没有一个人会为别人想,就为自己想。在这个社会细胞里,每个人都在自私的细胞当中游着,等到到他家里的时候,他们也是用自私来对待家里的人,所以家里就不得安宁。
佛就是觉悟、觉醒,看得见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的佛性,觉悟的本性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人智慧的根本智。一个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开悟,他是明心见性,知道这个人间一切都不可得的。我得到了就会有失去的痛苦,我得不到我也会痛苦,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得,“无得亦无失”,你不得,哪来的失啊?!
人生没有生,哪来的死啊?!《心经》讲的就是这个,讲我们真正的菩萨就是普度众生,我们真正学佛的人就是救度众生,所以要救度众生才能成菩萨。一个人帮助别人,这个人才会在人家心中成为一个好人。你们每天去帮助别人,是不是每天别人尊重你啊?你如果从来不帮助别人,自私的心,那你哪来的智慧,哪来别人对你的帮助?(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