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的人想着要修出各种花样来。实际上修出各种花样并不是好事。只有佛菩萨是先天无极正法,修出来就是正法。
白話 佛法3-2 《实修是境界,业力是增上缘》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3&extra=&tim=1681192673606
相关开示:
我们学佛的人要正信,而学法的人才会修出各种花样来。很多人学佛后心净、专一,而学法的人则会关注法力,大家想想,只学法不学佛能够修好吗?只学法的人,念头会永远离开有着正信、正念的清净心。所以修法不如修心。用白话讲,就是说如果你想改变这个世界、想改变你的命运,你不如修心啊。当运程不好的时候,想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徒劳的。犹如一个人已经关进监狱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劲。所以修法不如修心。
——广播讲座一 9、《修法不如修心》
学佛不是花花草草,学佛人是专门深入进去,学佛人要锲而不舍,因为佛能通一切智慧,彻万法源,菩萨能够通达一切的智慧。
什么叫“彻万法源”?彻底领悟所有法的源泉来自于哪里。学佛要靠智慧才能了解万法的根源,我们学法、学佛都有根源。你们怎么会来学佛的?每个人都有根源。
你记住这个“万法之源”,记住你为什么学佛,你就能有始有终。
视频开示 第73集 《初正则终正》
见道才能悟道。禅宗在《六祖坛经》里讲到,五祖当时就告诉六祖“不见本性,修法无益”,修心见不到本性,你修各种各样的法对你有什么帮助?这就是“见道位”。“见道”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内心已经真正找到了阿摩罗识最后内心的悟道。
见道位以后才是修道位,见道了才能修道。修道悟性起了,才能开始从初地菩萨到二地菩萨……到十地菩萨这么修上去,就是修道位,一道一道地这么上去,其实就是品位。
——视频開示 第59集《 不见本性 修法无益》
只有开悟本性的人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的什么是邪的。
只有明心见性的人,才能以佛的智慧去看穿人间的一切。只有明心见性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性,看到自己的良心,看到自己所不足的地方,看见自己真正的慈悲心。要明心见性的人,要真正开悟的人,他才能救度众生,他才能用菩萨的智慧在人间看破一切。
——白話 佛法3-38、《学佛的理念,学佛的境界》
shuohua20131115A 00:59
臺-長对“境界” 的开示
问:很多的境界是靠着我们长时间的修行和积累而取得的,单单通过理解这些理论而不去实践和积累,并不能体会到这种境界。就算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领悟,但是我接触到一些人看到了某一个大德的开示,他没意识到自己还达不到这些理论所相应的境界,但是他却照着这些说法去做、去思考,最后修出了偏差。我想问:第一,我们如何辨别哪些佛法的内容是相应自己的境界,适合我们当下去用、去思考?第二,我们如何去对待和处理那些不是自己所能达到的境界的东西和理论?
答:首先,我们在听很多高僧大德讲佛法的时候,有时候听得挺好,因为我们跟着他们的境界上去了一下。上去了一下之后,你因为达不到这种境界,就是说等于一个教授跟你讲解某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是能够理解的,但是等到你离开了这个教授之后,你就根本不能知道这个教授所讲的是什么。你继续照着教授的方法去做,那你接下来就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搞不清楚就是“不明”,“不明”就是“无明”,“无明”的人就是不明白,不明白的人会不会走偏差?一条路如果你不认识的话,你说会不会开错路?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怎么样能够辨别这个法门在人间比较好?怎么样能够使自己不走偏差?很简单。臺-長现在给你们讲的佛法是不是在现实、在人间当中就能用的?臺-長叫大家“忍辱”,如果在家里“忍辱”了你是不是学佛了?臺-長叫你怎么样用智慧,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都可以用智慧,那你是不是用了智慧了?去想而不要去撞。不要走偏差,什么叫偏差呢?偏差就是不应该想的不要去想。很多人怎么会走偏差呢?就是自己达不到的目的非要去达,就走偏差了。有一些高僧大德他们讲的东西的确很深,而且人家是给法师讲的,因为法师已经舍去“小我”了,已经把家都舍去了。你们这些人积着头发在家,在社会上还天天打工,还天天贪、瞋、痴的话,有些境界你们能达到吗?我举个简单例子:现在有个法师在说地藏王菩萨的弘誓愿,很多人听了是好啊!每个人都应该学,但是问题你达不到。你达不到之后照着这个方向去做,现在连自己身上的业障都这么多,你说:“我要救GUI啊,要到地狱去救那些恶GUI。”你救得了吗?你会不会被恶GUI拖下去?臺-長讲的是事实。我说的对不对?那你是不是慢慢就会走偏差了?佛法界讲“自度度人”。你自己先要度好了才能度别人,你连自己都没有这个境界,怎么去度GUI呀?不被GUI拖下去已经很好了(是的。有些人认不清自己到底处于什么层次,就去做那些事情,结果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那就是好高骛远。有些人以为学了一点佛法好像很深奥,好像他明白了,还指责别人,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现在“普-度-众-生”,不是专门度学佛人,不是专门度已经有智慧、有觉悟的人啊。是“普-度-众-生”啊!观世音菩萨不是普度众生吗?很多人讲臺-長讲得太白话了,你想一想如果连众生都不能普度,你能普度谁啊?(明白了)
wenda20151023 01:04:09
空性与无我的概念
问:您之前开示过,那个“空性”是不是就是等于“无我”啊?
答:“空性”和“无我”,涵盖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解释的。“无我”是在为人,是在做人,是在学佛。“空性”是指的你更深层的,是没有肉身的,是指的你灵体世界,不是肉体世界。所以你的空性,就是说你的本性,明白了吗?本性像面镜子,照到什么他心中就有什么,照到不好的,那就是不好的。现在这个空性的意思就是说你本来是空的,还我本源,明白了吗?(明白。是不是这两个是在不同的四维空间里面是吗?)一个讲的这个层面是人间的,一个讲的更深层的意识当中的
(明白。那师-父,能不能平时不管自己遇到什么事情,把自己观想成一种透明体这样,可以达到无所住心吗?)不要去出花样,你要把自己看成透明体,接下来鬼就上身了(哦)诶!什么都不懂,还要编,还要举一反八。你们……(对不起)没有师-父的话,很多人就……过去为什么很多人修偏了?打坐啊,打坐之后把自己想成空啊,好了,鬼上来了,自己魂魄没了,鬼就上来了(嗯,明白。师-父,弟子太愚痴了)呵呵,鱼吃得太多了。
shuohua20130104 15:29
见闻觉知开悟与直接开悟
问:在我们同修中,有的人真的有见闻,见到菩萨,或者见到一些异相,然后增加他的信心;有的人完全见不到,但他也一直精进地修。那么您说的这个悟性必须建立在见闻之上,他没有这个见闻,但他一直在修,您说坚持修心已经是开悟了,那这个是怎么回事?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吗?
答:哇,这个小丫头真的厉害,一个比一个厉害!好,臺-長最开心了!我告诉你,见闻觉知是人固有的,等你感觉到了、听见了、看见了,你反应这个感觉,那么这是一种悟性,而这种悟性是靠你感觉之后才开悟的;而你自己专注修心,不去感觉,不去修,不去在人间这种见闻觉知,你马上能开悟,那是用你的心,心里的心意来修行,也就是说你用不着在人间沾染六尘,你直接开悟,从心里来明心见性,你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修行念经当中,做善事、布施当中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用不着再去社会上碰壁才得到这个教训。就像有些人不碰壁,因为学佛当中,他听前人讲,会开悟得到菩萨的加持,他直接不碰这个壁就知道这些事情不能做的,而有些人是碰了壁之后,见闻觉知,见到了碰到了,他才知道这事情不能做,就是有点不一样了
(明白。是不是可以说,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见不到什么异相,但他一直都坚持修,就觉得这是他要走的路,说明他善根比较深呢?)对了,本性开悟视为觉。为什么和尚尼姑要到山上去修行啊?就是躲避尘世间那些污染,到了山上清净,才能修好心。他虽然清净了,没有这种见闻觉知,但他为什么能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到四圣道呢?这就是他靠悟性完全离开了六道,所以能直接上超脱六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