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根治无量众生的烦恼心病”,.....要将身心超出世间爱欲生死的束缚,然后一心专注在佛道的智能追求当中。......“修证如虚空般的广大悲智,彻底对治众生无量烦恼病症”。
白話 佛法 3-13《学—佛思佛见,行—慈悲之道》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11&tim=1681174356253
相关开示: 别人在用人间的贪瞋痴慢疑生活着,他们觉得他们是对的;而我就是要用菩萨的慈悲喜舍生活,人家骂我傻子,没关系,情愿做为众生服务的傻子”,这就是你用这种坚强的毅力和信念来克服自己的障碍。 我们学习佛菩萨,就是要学会把佛陀的光、观世音菩萨的热、所有护法神对我们的爱和我们本应拥有的九识田中的智慧洒向人间,救度众生,来帮助别人一世修成。你们想想看,能够帮助别人一世修成的人,他自己能不能一世修成?这就是利人利己。 我们要让每位众生生活在快乐之中,脱离痛苦;要将自己的心变成光明心。...... 所以,要灭度自己心中的烦恼,要让菩萨的智慧散发出般若的无限光芒,把自己都忘记了,把自己都变成空无了,就得到菩提了。 ——视频 开示 第38集 《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
一个学佛的人要胸阔如海,坦然正法。什么是“正”?能够用菩萨的正法来对照自己,在法界中能够接人间天地之浩然正气,广度有缘,悲愍无明众生,这些都是以最爱之情来感化众多的有缘众生。我们要真心地帮助众生,来改变他们,去怜愍他们,去感动他们,这样才真正地显示出我们佛之本性,逾越自我,大爱无疆。 ——视频 开示 第41集 《心净智慧 远离罣碍》
要想超越人间的苦恼,首先要广发菩提心。菩提心,还有一个菩提行愿心。单单的菩提心是慈悲心,然后菩提行愿心,那就是说,我不但要慈悲众生,我还要去帮助别人,我要去行我自己的愿力。 地藏王菩萨早就是菩萨了,他为什么还要去行愿呢?因为他要到地狱去救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要去救度地狱里的苦难众生,所以叫行愿心。 因为当一个人拥有行愿和发菩提心两个心合在一起的菩提心,那实际上就能够悲智双运。也就是说,你即有慈悲心,你救度众生又有菩萨的智慧,等于,悲愍众生加上你的智慧无穷,那么你就是悲智双运。你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救度自己,这个就是大菩提心。 ——白 話 佛 法 8-33《普度众生是福》
Wenda20180819A 15:19 怎样去除人间的烦恼 臺 長语:学佛做人,那还是人。在学佛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人”的境界,你就转“凡人”为“圣”,叫“转凡成圣”。你要成为圣人,你就接近菩萨道了,你就要学会怎么样去除人间的烦恼。人间你烦什么你就离开它,不要太多地接近它。
wenda20161211A 13:02 大悲心和慈悲心的区别;学佛要有坚定的信念 问:师父,我们说的大悲心和慈悲心有什么区别呢? 答:慈悲心是油然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大悲心是知道了自己有慈悲心之后,更加发愿,更加努力去铸造心中一个慈悲的王国(大悲心是在慈悲心的基础上境界的提高?)对。大的“悲心”和小的“悲心”,慈悲心是人本身应该拥有的,而大悲心是经过愿力的(“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就是大悲心,是这样吗?)是这样的。“无碍大悲心”就是根本没有阻碍的,这个大悲心对自己完全没有任何阻碍。很多人发心:“哎哟,我爸爸妈妈不同意的,我偷偷学……”唉,这种人算了吧。毛主席还教导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才能成功;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你现在吓得这个样子,你学什么佛啊?学学我们的佛陀吧,他当年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又不是偷偷摸摸出来的“我出去了!”因为他的坚强,他的爸爸没有办法,只能派随从照顾太子。结果我们伟大的佛陀把他带出来的四五十人全部变成一起学佛开悟的人,都成为菩萨了。我有时候想起佛陀……他真的很可爱,那个脸多庄严,真的很漂亮,那个头发的样子看上去多美啊!心美,人家才相美啊!(谢谢您对我们的教导)
wenda20150906A 31:41 观世音菩萨开示 让正信正念的光辉普照尽虚空法界,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度尽众生,让因果常住众生心中,以“无心”对治贪瞋痴慢,即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超六道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