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回复: 0

【课件】6-23.舍弃小我 明了真相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1

回帖

126万

积分

积分
1263251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件】6-23.舍弃小我 明了真相

6-23.舍弃小我 明了真相

 

    要明白,我们如果懂得因果,我们在人间就不会想出一些不合理的念头了,我要怎么样,他要怎么样,现在我要怎么样,大家听得懂吗?要明白,心灵要得到事实的解放和舒展,因为你懂得了因果两个字,你的心灵会得到解放。今天来了两个人,叫师父看,那个女的很难过,一直很恨,恨到最后,自己脑上长脑瘤,对不对啊?师父跟她讲了,你恨人家恨到最后,有本事你让人家长脑瘤,你为什么自己长啊?她就是没有明白因果,等到她今天听师父讲完了,她明白道理了,她想通了,她突然之间觉得放开了,她笑出来了,她的心情非常舒展,她在师父办公室说, 这是她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这么轻松。所以,身体是我们的牢狱,因为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因为我们以为眼睛是我们的,鼻子是我们的,耳朵是我们闻到的、听到的,以为我们的意识都是自己的,实际上,你就进入了这个牢狱之中,你就受它的摆布了。因为你的眼睛想看好看的,你的鼻子想闻香的,你的嘴巴想吃好吃的,耳朵想听好话,你的意念里就想着自己应该怎么做,你实际上就被自己所牢狱,关到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牢狱当中去了,以为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身体上的东西都是我所拥有的,所以我要听它们的。

 

    腿断了,腿是你的吗?乳腺增生,乳房割了,还是你的吗?胆是你的吧?胆都没了,那头发还是你的呢,你就不要剃好了。以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不舍得给人家。我们并没有拥有什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慢慢长出来的,都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理念慢慢生长出来的。小时候生出来,你有概念吗?你认为你很伟大吗?没有的。小时候生出来跟人家一样地玩,慢慢地知道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有钱,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官的,那种意识才是开始慢慢生出来的。所以,一切都是被你自己想出来的,想出来的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东西,所以,你们自己觉得我所拥有的权利看不见的,名誉看不见的,钱财用完了也看不见,所有的一切都觉得是你自己的,实际上你就被这些东西绑住了,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自由自在。当一个人以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越多,实际上他的手脚就被捆绑得越厉害。

 

    举个简单例子,家里很穷,出去做什么事情,把门一关,跑出去就不怕人家来偷。你家里值钱的东西越多,你是不是被家里绑住了?你们家里这个是你的,那个也是你的,这个偷了不行,那个拿了也不行,你是不是就被这个家所锁住了?你还能做什么事情呢?今天这个女的生了五个孩子,她说,“卢台长,我什么都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啊?因为你被你的孩子所绑住了,你要忙到猴年马月, 你才能有自由啊。五个孩子,最小的只有十几岁,等到你把他忙成大人,结婚了,生孩子……说不定你还忙不到这个时间,你已经走了。所以,师父告诉你们,真正要得到自由自在,是内心的,佛菩萨让我们面对生命的真相,佛菩萨让我们了解生命真正的真理是什么,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的真相就是随着一声啼哭,带来的是一生的悲哀, 最后带着无奈离开人间,这就是生命的真谛,谁能逃脱这个真理啊?是不是一声哭我们就进入这个世界了,接下来稀里糊涂地,不知道好、不知道坏地就这么过了一辈子,到了最后随着几声叹息和无奈,不想走啊,离开了人间, 这不就是人的真正的真相吗?我们活在世界上,难道还不明白这是真相吗?

 

    所以,菩萨要我们更加懂得这些生命的真相,更切身地投入到真理的探索之中。这个真理是什么?就是要明白, 我们活在世界上是短暂的,我们要寻求永远的不灭,那就是我们死后我们的灵魂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要积极地找回灵魂的深处,就是找到灵魂自由的空间。想想看,我们的空间在哪里?我们现在有空吗?家里锅碗瓢勺,每一件事情,上班下班,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我们的生命就随之而灭亡了,你做了多少功德,你得到了什么,你失去了多少,我们的父母亲就是在稀里糊涂的打工生涯中,一辈子为儿为女忙碌的生活当中,最后就这么离开了我们, 难道我们现在学佛了之后还要跟他们一样吗?我们青年团有些人,年纪这么轻,他们懂得付出,他们可以没有什么, 但是他们拥有的是走的时候无病无灾,能够到天上去,他们走的时候不去讲他,他们现在活着的时候就没有病,就这么简单。你说他们年纪这么轻,那你说说和尚、尼姑, 你们都叫他们师父,师父就是应该学习的榜样,人家找工作了吗?人家有一碗饭吃,有个觉睡,人家放得下、拿得起啊,你们肯吗?

 

    昨天晚上,师父跟青年团的小朋友开玩笑讲,“你们都说爱师父,你们都对师父很好,‘师父啊,我爱这个法门,我要跟着师父法门’。如果师父现在说上山了,现在三千个弟子,你告诉我,有几个人肯跟着师父把头剃掉上山的?”全是假的,因为你们放不下,你们就脱离不了, 如果三千个人当中,百分之十想跟师父上山的人都没有, 有三百个人肯跟着师父上山,师父已经是“阿弥陀佛”了。肯吗?不要假慈悲,不要假修行了,不要骗自己而活着, 我们已经骗了自己一辈子,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不要再骗自己了?没有打工的人,他们心里没有慈悲?没有赚钱,他们想过自己没有?我们现在青年团有好几个,师父徒弟当中也有好几个,你看看他们以后会不会穷?你看看他们以后晚年会不会病痛?你看看他们现在会不会得恶病?你们现在这些年纪大的人生的病,你看看他们这些现在做功德的人以后会不会得这些病?他们没有婚姻,他们很开心, 他们不欠人家的,也没有该人家要还的;你们有婚姻,被孩子搅得昏头转向,天天痛苦不堪。

 

    学佛学到后来,要学境界啊。你们舍去了什么?想一想。师父说过,如果你们弟子、徒弟经济上不太富裕,你们不要跟着师父出去弘法,在观音堂念念经一样行,师父不要你们为了这点钱去打工,因为你们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你们是拼命地赚了这点钱,记住是拼命,你们的命已经没有了,你们是硬卖着老命在赚这点钱。如果今天有饭吃, 有觉睡,就应该舍,不要钱,你知道你这个生命就在你无谓的赚点钱之中最后就消亡了。师父就不相信,周阿姨不跟师父全世界去跑,她就少功德吗?你们有些人境界太差, 你们做徒弟还差得远呢。师父经常想的,哪一天菩萨叫师父上山,师父马上可以把一切全部甩掉,师父马上就可以上山,你们哪个徒弟敢说跟着师父上去?差得太远了,境界太差,自己好好地斟酌一下,天天为油盐柴米,你知道为油盐柴米哪一天能够停下来啊?你们告诉我哪一天是尽头?你们告诉我有没有尽头啊?但是,你们的命是有尽头的,听得懂吗?你们的性命很快就要没了,没多少年了, 还天天贪瞋痴啊,还天天以为自己会有美好的未来呢,慢慢去等吧。

 

    要想到,我们有跳不出的鸿沟,我们学佛会有偏差啊, 所以,我们不会明心见性的。因为当你有偏差的时候,你学佛学到一定的时候,你就会迷惑,会愚昧,会有欲望, 会自大。你们以欲望为信仰,你们的欲望就是你们的信仰, 你们明白吗?很多人说,我一辈子只要一个海边的大房子, 这就是我的信仰;很多人说,我要赚到多少钱,我就退休了。他以欲望为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又以宗教作为武器, 学了一点点佛法,今天讲这个,明天讲那个,业障深重啊。刚从世俗的牢狱里跳出来,又进入了宗教的枷锁之中,跳得出来吗?所以,很多学佛人看见心靈法門,心里很喜欢, 马上找到亲人一样,但也有些人就不敢接触,他跳得出来吗?你们现在如果有人对另一个人说,又有一个新的好的法门,师父只要验证过是好的,你们可以去找另外的一个法门,师父绝对不会拦你们的,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很多师父还是以为,我的徒弟、我的弟子,这些都是我的东西,不应该给人家。今天你们的师父舍得了,你不要说你们徒弟当中有谁了,你不管是谁,如果不好好学佛, 师父都能舍。事实上不是菩萨在舍你们,而是你们在舍弃菩萨,菩萨永远在爱护你们,而众生经常地把菩萨在舍弃。    

 


金言法语


因为你懂得了因果两个字,你的心灵会得到解放。

一切都是被你自己想出来的,想出来的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东西,

 

真正要得到自由自在,是内心的,佛菩萨让我们面对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就是随着一声啼哭,带来的是一生的悲哀, 最后带着无奈离开人间,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我们活在世界上是短暂的,我们要寻求永远的不灭,那就是我们死后我们的灵魂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要积极地找回灵魂的深处,就是找到灵魂自由的空间。

 

因为你们放不下,你们就脱离不了,

 


相关开示


原文:因为你懂得了因果两个字,你的心灵会得到解放。

如何理解身是菩提树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七十五)2017-08-13

问:怎样理解身是菩提树这句话呢?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家居士很难做到身心归于自然,要怎么克服?

 

答:把自己身体当成菩萨。你现在做的事情像菩萨,讲的话像菩萨,脑子里想的事情像菩萨,不就身是菩提树了吗?不做坏事不就是菩提吗?慢慢归于,每天练习,每天让自己的身心平静。归于自然就是不贪不瞋不恨不愚痴,你就慢慢平静了。一个不贪的人会恨吗?一个人恨的人能够不贪吗?一个恨的人一定会做出很多愚痴的事情。有个中国人开餐馆,隔壁意大利人开披萨店,两个人搞来搞去,最后中国人憋不住,拿起菜刀去砍他们了,不就做出愚痴事情了吗?愚痴事情怎么来的?恨。一个人恨到后来就会做出愚痴事情。仇恨在心里会发芽、会长大,恨到后来恨得咬牙切齿,就不像人了,一定做出很多愚痴的事情。

 

Wenda20200904  26:42  

如何理解“地、水、火、风、空”

听 众:在《白话佛法》第四册第16篇里,师父说人死了之后就没有了,说我们人身体是五蕴假合之身,全是由地、水、火、风、空合在一起的,根不来自于你的身体。我不懂地、水、火、风、空是什么意思,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 长:地就是骨头,水就是血液,风就是经络,空到最后就是……人要吸收空气吗?你如果没有空气、没有气场进去,里边没空气,不是死掉了?所以人是假合之身,这个身体死掉之后,最后连骨头都没了,你说是不是假的?(是的)你表面上……菩萨就知道看到底,人的身体是四大假合之身,假的,人死掉这四大都没了。风是什么?风湿性关节炎、风疹块……凡是带个“风”的就是空气当中、在自己身体当中有一种细胞原,它在转换,转换好的就是身体健康,转换不好身体就会有病菌的。

 

——20191206 澳大利亚墨尔本

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停地在增加自己心灵当中的负担、精神的压力,只有当我们懂得了佛法之后,我们才知道人应该怎么样活着。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过去,这些过去就形成了你的记忆和回忆,而这些不好的回忆堆积在你的心里,像垃圾一样越堆越高。所以很多人心里想出来的就是垃圾,嘴巴讲出来的就是垃圾,做出来的行为也叫垃圾,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动不动就说“你这个垃圾人”。

 

人活在世界上,一天又一天,心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心态的好坏取决于你心里装的是什么。如果你心中装着法喜,装着智慧,装着怎么样用菩萨的般若帮助别人、爱护别人,那么,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好。如果你心里天天装着贪瞋痴,仇恨、难受,回忆自己过去做错的事情,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这些都是业障,时间长了,你就会形成忧郁和烦恼。一个人有忧郁和烦恼是免不了的,那么,怎么样能够消除自己的忧郁和烦恼呢?我们就要选择四个字,前两个字叫“放下”,后两个字叫“解脱”。

 



原文:一切都是被你自己想出来的,想出来的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东西,

白话佛法2-14、生命是妄想的产物,管住信根、念根来改变它

其实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在人间的这条命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是妄念造成的,是妄念想出来的。比如想着我要变美,想着我要有钱,想着我今后怎样怎样的,这一切全都是想出来的,最后走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不叫妄想吗?死了之后什么能带走?不能带走的东西,不能算是真的,不长久的东西就不是你的,最后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假相”的“假”的解释

——弟子開示二--5

问 13 :师父在 《无我才能有境界》 一文中专门针对 “假相”讲了一段。我不太理解这个“假”字,请问“假”是否可解释为“暂时的”?“假”是否指在人间一切的人与人或是人与事的关系,都是有时间性的表象?

 

答 13 :假的就是不真实的,不能长久的都是假的。就算是你戴在脖子上的金项链,戴久了颜色也会褪掉,你说这是真的吗?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你走了或是我走了,我们师徒的关系也就没了,这是不是假的?连人间都没了。以前我们在中国的时候,把家弄得很好,以为可以住一辈子,结果现在我们搬到澳大利亚来了,那么在中国的家不就是假的家吗?等到你离开澳洲之后,这个澳洲的房子又变成假的了。

 

所以不长久的、无常的东西全部都是假的。

 

(那为什么又提到要“借假修真”?)我们有了这个假的肉体,我们才能够借假修真。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肉体,我们不到这个人间,你怎能够站在这边问师父问题啊?师父如果没有这个肉身的话,要怎么来弘法啊?而这个身体当然是假的,因为死了之后这个身体就没了。连房子一百年或是两百年之后也没了,推倒之后重新盖,原来的房子不就没了,这不都是假的吗?

 

——白话佛法6-39、人不能执迷在幻化之中

因为所有一切的现象,它的习性为空。本性是空的,所以一切都是空的。本性,讲到底,就是根基是空的。200年之后,这幢房子一定会坍塌,因为这个根基是空的,所以它必须要倒塌,没了;人只能活 100 年的身体,到了 100年后身体承受不了,他必须要死亡,这个就是本性、根基。所以,本性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小时候,一个小孩子碰到一点事情,着急得不得了,以为出大事,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听就说,“这是小事情”,对不对啊?因为他是孩子嘛,在他的世界当中,只能容纳这么一点点的东西。我们现在学佛,要包容宇宙空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那你的心胸才会扩大,才会变成伟大的。

 

wenda20170115a 11:30

怎样做到修出离;上当受骗只因贪

女听众:师父说过,爱上什么东西就会被什么绑住,陷入某一个境界里,被自己的环境绑住,我们要有定力,不要被物质迷惑,对什么东西都不着迷、不执著,什么都无所谓。请问师父,这样是否比较容易修出离呢?

 

答:是,修出离啊。不要被它绑住,就是放下;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拿得住你,你就是解脱。你现在心中要经常想“没有一件事情我是贪着的”,那你就成功了!你说你现在总是要想“我哪件事情要好了,我就好了”,你在想这件事情,就被它绑住了(不要迷进去。师父,一般人会上当受骗,是不是往往因为心中有一点贪所致?)不是“一点”,是“两点”,有两点贪所致。上当受骗的人全部因为贪。

 



原文:真正要得到自由自在,是内心的,佛菩萨让我们面对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就是随着一声啼哭,带来的是一生的悲哀, 最后带着无奈离开人间,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每日佛言佛语 2021-01-23《理解生命真相》

《理解生命真相》

 

恒常的慈悲心,可以化解人间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说,“慈悲能化解一切冤结”。

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你想到他曾遭受的苦难,就不会再去恨他。

 

理解生命,极其有限;

珍惜人生,修出六道。

 

人要学会断除常见,消除断见,要观身无常;

学会看重自己的本性,看轻自己的人性。

 

破色身无常,看破人身;

破假身无常,看破色身;

打破贪爱执著,清净随缘解脱。

 

杂心安住,随顺因缘;

少欲知足,常生感恩。

 

Wenda20200807   50:06  

如何理解“六尘境界”

男听众:师父,《白话佛法》的问题,六尘境界必须克服,怎么理解“六尘境界”?

 

答:六尘是什么知道吗?(知道,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是什么?(眼耳鼻舌身意)好了。你刚刚讲六尘的境界就是说你还活在有色世界里,你会受到污染的,“色声香味触法”都会让你受污染的,你的心中还有色声香味触法(对)你看到好看的,你要看;听到好听的声音,你要听,哎哟,靡靡之音了;闻到香了想闻;吃到好的东西想吃;接触好的人,接触了很舒服;法是什么?人间的污染。所以你想想看,你还停留在这种境界当中,你就是根本没有把脑子完全看清楚人间的那种六尘,那你是不是在这个境界里?比方说:在单位里,大家都你搅我搅的,你是不是就在这个搅人家的境界里了?(对对。师父,我会好好地努力)你很努力,哈哈

 

(我很愚痴,请师父慈悲加持弟子能够开悟)对啊。我看你能够知道自己愚痴,你已经脱离了愚痴;你如果今天还不知道自己愚痴,你就是真的在愚痴中,听得懂吗?(听得懂)你是好孩子。一个小男孩能够懂得孝顺父母亲、尊师重道,能够改变自己的习惯、毛病,都是好孩子。乖一点,要做好孩子(好)你很善良,善良的孩子气量要大,明白吗?(明白。我上个星期打通师父的电话,感恩师父一直以来的加持,现在我的心情也是开朗了很多。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师父)就是啊,你是好孩子就这样了。

 

观自在”就是精神自由自在,没有束缚

———wenda20180608_1709

听 众:请师父开示一下,观自在是不是观想六根是否清净?六根引起六尘,没有能够破除法执与我执,迷惑颠倒,所以没有照见五蕴皆空?

 

台 长:观自在,实际上你已经自由自在了,对不对?(对)你要把自己整个人生,把自己的灵魂看得非常地自由自在,完全看,看住自己。怎么样叫自由?自由就是精神没有束缚,你不是解脱了吗?开悟的人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吗?所以“观自在”就是说经常观自己的身体,观自己的灵魂,看看是不是自在。你如果自由自在,你不就放下、解脱了吗?很多人不懂的,还以为“哎,观自在菩萨”,实际上“观自在菩萨”已经是梵文翻成汉文了,全部是翻过来的,已经完全变成中文的意思了,不是梵文了。

 

Wenda20171013   46:20  

要从精神上解脱,拥有智慧人生、佛法人生

臺長答:这个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每个人都是带着业障来到这个世界,在人间长河当中上上下下,就像溺水的人一样,一会儿呼口气,一会儿又沉下去。当你沉到人间的痛苦当中,气透不过来,就像淹在水中一样,当你好不容易头伸出水面,喘了一口气,吸了一口气,你又沉下去了。人就是在这种痛苦不堪的生活当中折腾。所以想解脱,首先从精神上解脱,精神上不让它沉沦,你才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很多人一辈子就是精神沉沦,大家听得懂吗?唉,这个世界很多人可怜啊!大家要记住了,学佛做人真的要有智慧啊,否则在人间就是在痛苦当中辗转,出不了六道。很多人一辈子苦,他说“为什么我这么苦啊,这么苦啊?”就是没有智慧,你当然出不了,如果有智慧的人,你怎么会出不了六道呢?还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很苦了,人家来救你,跟你说有一个好的方法,你不听,你至少可以试试看嘛,对不对?希望大家要有智慧人生、佛法人生,一定要用智慧在人生当中生活,用佛法在人生当中,最后才能脱离此岸,到达彼岸。

 



原文:我们活在世界上是短暂的,我们要寻求永远的不灭,那就是我们死后我们的灵魂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要积极地找回灵魂的深处,就是找到灵魂自由的空间。

白话佛法 11-29真修实修真智慧

“借假修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假的身体只能活八十岁到九十岁,我们要借这个身体,赶快来做好的事情、做功德,让自己学到真正的佛。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身体,我们就是一个灵性,灵性不能做实事,而我们拥有有肉有血的身体,它可以做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佛陀谈生死!《智慧小故事-了无空性》

----20161007 日本·东京智慧妙语

有一个弟子问:“佛死了之后到什么地方去?”佛陀说:“来,你去拿一支蜡烛过来,我会让你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让佛陀看,佛陀说:“你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住,怕风把蜡烛吹灭了。这时候,佛陀训斥弟子说:“你为什么要遮遮掩掩?该灭的自然会灭,该掩的,你用手掩住也是没有用的,就像人的死亡一样,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吹灭了蜡烛,并说:“你们这些弟子,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佛陀接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他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是我们人的灵魂和身体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整体并没有消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灭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他去了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时,你们就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了。”

 

我们说到生死,在一般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想一想,一声啼哭来到人间,生不带来任何的财产、物业,走的时候没有人陪你一起走,孤零零地来到人间,孤零零地离开人间。人间的一切,包括你的父母亲都是借来的,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借来的,走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带走。所以,在悟道人的眼中,生并非可喜,死并非可悲,因为生和死就是一体两面。犹如一个人的灵魂坐在汽车里开车,这个车就是他的外壳,就是他的身体,汽车开坏了,但是人还是他原来的原灵。人可以转世,但是魂还是他本人,生死循环这是自然的道理。不少学禅的人说,生和死与我们不相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就像我们每天出门和回家一样。所以我们的境界必须提高,学佛的人不怕生、不怕死,就怕造因结果。不造恶因、不去做坏事的人,永远是一个平安心静的人;天天做善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通过学佛能够让自己完美,让自己真正超脱人间的烦恼道,到菩萨的四圣道。

 



原文:你们放不下,你们就脱离不了,

wenda20160415 54:33

如何做到“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女听众:师父,怎么能做到“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呢?

 

答:“出世之心”就是要放下,要看穿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假的、空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当我们死掉之后人间的一切都是借来的,全部还给地球了。连你的父母亲、孩子都是借来的,一切的房子、钱财全部还给地球,你最后空空荡荡,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离开这个世界,所以现在就叫你们看穿,这叫“以出世之心”。但是在人间既然是假的,那么也要有一个缘分,也要随缘,也不能说“我今天知道这是假的了,我就不想活了”。就是要借假修真,我知道我的目的,我不会永远做学生的,我现在在大学里读书,我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有好成绩出去,所以我在学生的时候也要认真对待,以后毕业了我就肯定永远不会再做学生了。

 

shuohua20151009  03:58  

上天不容易,上不去就是放不下;不能造新业的重要性

男听众:师父常说这一世别白修,如果修一辈子最后死后上不去,下辈子又到人间,那这一世就白修了。请问修了几十年,一直到老,是否多数还是上不去?

 

答:对啊,上不去的话就是放不下啊。想想看很多人在修,修到最后还带了一肚子气,还带了一肚子舍不掉的东西,那你说你怎么能修上去啊?有时候我给很多弟子的境界,我就要锻炼你,我有意压压你,有意讲讲你,让你自己想通,让你不要肚子里带气,这样的话你一辈子碰到多少问题,你就会不生气了。否则你这个气积压在心中的话,到走的时候这种都是浊气,就会往下跑了。就像你嘴巴里吹个气球,它会往下沉的,这是浊气啊。如果是清气的话,就往上跑了。明白了吗?

 

(多数人还是太在意人间的东西)对。我们墨尔本有一个弟子,我稍微讲了他几句,他马上就生气了,好了,结束了,没了。这种人怎么修啊?一辈子也修不好(是)贡高我慢(说他都是对他好)就是为他好啊。我有时候锻炼他,我就把你压得最低怎么样?你就要把自己压得最低最低,以后你才能心态平衡,人家欺负你的时候你才会想“哎呀,我是不好”。比方说一个人心中经常想着“哎呀,我这个人真的不争气”,那领导讲你几句,你不会跟他顶。很多人觉得“我很努力了,我很聪明,在单位里很好”,整天地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领导一讲他,他跟领导就翻了,好了,领导接下来把他赶走了。这还不明白啊?

 

(明白。师父,带业往生也不是太容易是吗?)带业往生的业不是新业,带的是旧业当中没有消干净的。比方说过去你曾经感情上出过一段差错,那么你之后一直在念经修心、在消业,你之后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这种业障可以带上去的。就是说你过去有过,消掉了但是有痕迹,这个业可以带上去。并不是说你过去有过感情问题,到走之前你又犯了一次,说“这个业我带上去吧”,那带不上去的(不能造新业)嗯,不能造新业,年纪大了绝对不能造新业(那么临终前求菩萨,也是只有业障很少的才能上去是吧?)对。其实讲到底了,就是说要非常好的同学,你是好孩子菩萨才会把你带上去。你一身的习气,老师怎么把你带出去啊?带不出去的。

 

(就是越来越觉得人生真的是一个中转站,这一世好好珍惜机会,在往生之前一定把自己深深的业障和灵性都超度走)你想想看,有修养的人做出来的样子、讲出来的话跟人家真的是不一样的,有修养的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话文文静静。你看看那些没文化的人,真的很可怕的,一开口就骂人,嘴巴里随随便便“娘”就出来了……你想想看,这种人怎么能到天上去?不要讲了,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娘,你说这种人能成菩萨吗?(是的)

 

Wenda20200703   01:12:11   

大乘佛法就是舍弃小我,救度众生

男听众:师父,其实我觉得您就是大乘。有一个佛友跟我分享,他母亲没有学佛,但是他想为他母亲求。师父对他的要求就是那种大乘的要求。他梦到师父的法身这样说:“是这样的,你要看啊,你要学法师还是学个人?如果你说学法师,你说说看,法师还能再为家人求吗?法师为的是天下的众生。如果为了家人求,还是有小我在里面。明白了吗?”师父,您说的这句话真是一种境界的问题啊。

 

答:对啊,你今天出家就是为了众生出家的,不是为了自己。你如果今天还为自己出家,你算什么?你算什么法师?对不对?你为了救度众生的。

 

(师父,您讲的话真的是一种境界。我再分享一个,有的佛友为他母亲求,师父就很着急,他就对师父说:“那为母亲求也是孝敬父母啊。”师父,您知道您的法身对他怎么说吗?你要视天下的父母为你的父母啊!真是一种境界啊)是啊。自己的父母亲和天下的父母亲,人家不是父母啊?人家母亲不痛苦的?就你家母亲痛苦?(对,您的法身就是这样说的)对啊。你想想看,你在医院里工作,你到底是救全世界所有的母亲,还是救你一个人的妈妈?来的时候你给她特别当心、特别照顾?人家母亲来看病的话,你医生不应该对人家照顾的?

 

(师父,您这种要求,这种境界真的是……您一点,那个师兄哑口无言。“要视天下的父母为你的父母啊”,真是这样)对,没有境界啊。“哎呀,我的妈妈我也孝顺的。”你没有境界,你就这点境界。你今天孝顺的就是你妈,你能孝顺全世界的母亲吗?

 

(师父,您说得太对了。怎样才能修到这种境界呢?)做菩萨,跟师父继续一步一个脚印修上去,你就到这种境界了(明白了)我再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今天你说自己的妈妈,一个人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丈母娘,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你孝顺自己的母亲不孝顺丈母娘啊?都是你的妈妈吗?(是的)好了(您一说,确实是)

 



原文:要想到,我们有跳不出的鸿沟,我们学佛会有偏差

台长语:学佛学到后来境界要完全超脱,要学会有悟性,要破除心中的障碍;要多看看菩萨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七十二)2017-07-21

台长语: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学佛修心,人修心是不容易的,是靠着自己自身的力量来改变自身的缺点。修就是修正,把自己身上的毛病修掉。修理,把它修得好一点,就像理发一样的,修理头发就是把自己修得干净一点。慢慢时间长了,会觉得越来越踏实,这种心里的踏实不是人间任何的物欲能够换得到的。那种开心是暂时的,而这种开心——闻到佛法的开心,能够觉得今后将来我们有救了,我们能够脱离六道,我们不怕走掉,因为我们能够到观世音菩萨身边,那种法喜,要坚信,心里就会特别开心。学佛学到后来要完全境界超脱,不会为人间的小事而烦恼,不会为人间的一点烦恼而伤心难过,人间就像一个梦一样,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会儿工夫,一眨眼就没了、结束了。在这种环境中要锻炼自己的心智,心里要有志气,要有坚强的毅力,坚持学佛,坚持正信正念,一定会成功。

 

你们都是在学佛,都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有悟性。一个人要学会有悟性,悟性是什么?别人还不知道,你已经知道了;别人还没明白,你已经明白了,这就是悟性。修得好了,就慢慢有悟性了。

 

希望你们好好学佛,好好修心。看看别人不生病,你为什么生病?说明你没有修好。修心最大的既得利益是什么?就是在人间获得平安,在人间就不会生恶病。如果你修到后来还是得恶病的话,说明根本没修好。要记住,真的有菩萨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什么病都不会生。你今天生病了,一定是说明你前世的业障和今世没有如理如法地在修心。要破除心中的障碍,开开心心。

 

多看看观世音菩萨,心里会有多一点慈悲;多看看关帝菩萨,心里会多一份庄严;多看看南京菩萨,会变得更有智慧;多求求太岁菩萨,会保佑你每年都平安。

 

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

———shuohua20140103_0440

听 众:您说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字。其实修心修行、念经消除业障都不是分割孤立的,是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看《白话佛法》,它注重的是修心;平常做一些好事是在修行;我们念经是在消业。假设如果念经念得少,就是好好地读《白话佛法》,好好地去悟、去修心,那么最后心体会到“五蕴皆空”的时候,业障也空了吗?

 

台 长:“五蕴皆空”是慢慢地开悟的,这个问题主要讲到一个人的悟性。修行修心也好,修的思维也好,“信、愿、行”也好,所有修的一切到了最后就是归于一个“悟”字。等你有悟性了,就见到本性了,见到本性就是明心见性了。所以,不管你做多少好事,到最后没有悟性,那这些好事只会变成善业。像我对你这个人好得不得了,天天请你吃饭,最后嘴巴里讲“这种人怎么对他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是不是人啊”——好了,没有开悟,你所有前面做的善事全部变成善缘了。你要开悟“我今天对他好,是救度众生,是学观世音菩萨,我并不是为自己的”,这样的话你就在开悟之中了,开悟之中的人不会有怨恨、不会有贪念,“我不会为了某种利益去帮助他,我是无私地奉献,没有任何回报地奉献”,这样你不就有悟性了吗?

 

(我有个朋友是修其他法门的,他以前念经念得也很多,觉得业障很深要消业,后来慢慢地他就变得比较注重于读一些经典,要修心,消业这一块就放了。他觉得因为业障也是消不完的,通过修心最后什么都是空的,到最后把这些都看淡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业障也都是空掉了)你说这个概念对不对?我们把业障视为罪业,一个人如果犯过罪的话,你说会空吗?这个罪在他的心中会不会彻底结束?没有!这肯定的。而且他的理论是“这辈子修不完”,这辈子修不完的话更要修,因为这辈子修不完下辈子还要再来受苦的,所以这辈子尽量要修完,不能说不管自己的业。比方说一个人有坏习惯,喜欢在家里骂人打人,那首先要把骂人打人改掉。如果说“我这里在做好人,那里在骂人打人”,你说这个人修得好心吗?我举这个例子你明白了吗?(明白)“我拼命地去做好人,但是旧业我不消,因为我觉得慢慢地会没有的”,你说这种理论能不能够成立?(他的意思也不是说这个业没了,这些报他还是要受的,但是他把它看通了)实际上不叫看通,而叫看淡。“看淡”并不是没有,学佛里面的理论,它的哲学、文字非常讲究,“看淡”还是存在的。当一个灾难来的时候,我看得淡一点。“我知道这个我必定要受的”,叫看破。很多人看不破:“为什么是我啊?”那就叫看不破。明白了吗?(明白了)他以为拼命地修心就能把他过去的业全部修掉,那是不可能的。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功德,然后要彻底地忏悔自己过去的业障,才能慢慢地消掉你的业。如果你根本没有重视自己过去犯过的罪,只重视“我将来应该怎么做”,你过去的罪业还是残留在你的身上(明白了)

 


白话佛法选摘

广播讲座 觉悟生命真正的终极 20180104

所以佛陀对生命、现实,在末法时期,其实他的评估和结论就是人生是苦的了,你想想看你就是快乐,到最后也是痛苦;你拥有了,到最后也会痛苦,所以佛告诉我们,“四圣谛”、“八正道”,就是告诉我们,“爱别离”、这个“怨憎会”啊,然后这个“生老病死”啊,等等啊,让我们看清,让我们证实。

 

      要找到自己生存在人间的真正的价值,因为很多无名的东西在我们身边遮蔽了我们的眼睛,以至让我们看不清我们自己生命的真相,自己每一天以为自己很幸福,每一天喝酒了,晚上又喝酒了,哎呀,我今天可以去做一些吃喝嫖赌的事情,觉得自己可以幸福,实际上这是苦啊,以苦为乐呀,其实这种麻醉的这种暂时的拥有的苦,他不知道人生的最后的真相,他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他不能知道自己生命的健康的发展,他也不知道,当自己拥有了人间暂时的快乐之后,你会慢慢地遗患无穷。

 

      因为大家记住,任何的快乐,都带有未来的损失,比方说喝酒,你以后的肝会坏掉;抽烟吧,肺会不好;有时候讽刺别人,开心了,被人家嫉妒,或者被人家排挤,所以活着正当的理由,是应该懂得寻找一种生命的真正价值,而这种生命的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活着的动力?这是很重要的理由,如果当我们知道我们是要还债,当我们知道我们要借假修真,我们的生命的动力重新开始启动。

 

      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家庭,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事业,但无论哪种理由,都是生命表层的理由,经不起,我们说,学佛人的一种推敲,因为你只是为了生命而活着,为了一顿饭,为了一个孩子,为了一个家庭而支撑着,这么表面好像活着。

 

      实际上,生命真正的终极这个答案,我们一定要找到,这个答案就是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走完人生的真正的意义。所以很多人真的不知道,一看到家庭破裂了、自杀了;孩子离你而去了,自杀了;或者工作没了,他就开始就是沉沦,因为他没有一个真正地能够让自己解脱的方法。

 

      所以学佛人要懂得真正解脱自己,要有佛性,要懂得这个世界的真正的苦空无常,你才会去寻找一种让你活在人间,支撑着你的一种生命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千寻万寻的人生的,用现代话讲叫人生的境界,用佛法界讲,就是我们的佛性。




【PPT新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6-22、学佛人要懂得“看破”
下一篇:【课件】6-24.正思维求佛 去除厌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8-11 19:43 , Processed in 0.0610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