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为乐是实修的一种境界。……寡欲才可以清心,乐天知命无所求。 白話 佛法3-2 《实修是境界,业力是增上缘》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3&extra=&tim=1681192673606
我们经常说人间如梦幻泡影,就是做人要学会看穿人间所有一切的事情都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它是不会灭掉的,因为没有生出,怎么会灭呢?…… 要懂得人生的一切,你就会看得清,看得淡。把人间的一切都看成修学佛法,看得淡一点,我们就不会有烦恼,就不会有痛苦。 广播讲座 150716
要灭掉所有的求欲之心,不管什么欲望都不能要,因为所有的欲望都会给你带来不随缘的心,“我无所求,我放下执著”。我们要懂得有求就是苦恼的根源,你不求,哪来的苦? 随缘的人就是脱离六道轮回的根源。所以能够随缘,就是让自己一切自然来、自然去,无所求,这就成就了佛陀所讲的解脱道。佛陀曾经跟我们讲过解脱道——无欲之人自然解脱,这就是师父的座右铭“无欲自然心如水”。 视频开示 第94集 《广布无常想》
禅悟就是让你觉悟,觉悟了,你才会彻底地对人生发出一种光亮,光明无量照尘劫,欲将欲望皆消灭,我们要乐在涅槃,福慧双修,才能极乐静。 所以一个人要有心静才能慢慢地懂得禅定,身心的健康最重要,因为心定则升天,身定则悠闲,知足则快乐,少欲生心安。 所以希望大家学佛要每天开悟,而不是单单的念经,要从禅悟当中理解真正的佛法和佛教,它在教导我们做些什么?知道我们怎么样能够脱离人间的烦恼道。 广播讲座 170706
Wenda20181019 15:50 为何求事情也会遇到梦考;关于“有求”和“无求” 问:我们求菩萨某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菩萨直接帮我们完成心愿了,有的求了不灵,有时候需要梦考,梦考过了才能完愿,这是为何呢? 答:梦考就是你自己信心不坚定,护法神看得出来的,你虽然求菩萨但信心不坚定。有的人临时抱佛脚地求,你说怎么不要考试啊?你这个本身就是有所求,你为求而所求,人家是不为求而所求 (那护法神考他,他一旦通过了,菩萨就满他的愿了?)对啊,就说明你这个人经得起考验,你不是为求而所求,你是无求啊,无求的话,那你就是有境界了。你现在有求,有求就苦啊(哎呀,是啊,有求就苦啊。那个求就是有欲望,有欲望就……)苦了 (师父,求事情的时候遇到梦考没过,如何补救呢?)梦考没过的话,就说明平时在自身意识当中还存在缺陷,你要是自身的意识已经完全非常纯洁的话,你哪会求啊?有求像无求一样,求了像没有求过一样,没有求就是有求。你说你不去求菩萨,天天给菩萨磕头,你有求吗?(有求也无求)好了,你天天给菩萨磕头,你怎么会无求呢?你求了,但是你没求啊,没求你有求吗?这不就是境界的一种提升吗?(对,那求事情梦考没过需要念礼佛大忏悔文吗?)念就念了,没关系的,一般念3遍就可以了。
问:昨天文殊菩萨开示“离欲梵行”,我们学佛人怎么理解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离欲”就是叫你离开欲望,人间的欲望不要有。情欲、贪欲、恨欲、痴欲啊,都是欲望。人要离开一切欲望,当一个人没有欲望的时候,他的心就平静了。一个人什么都不贪,他是不是心很平静啊? “离欲梵行”是什么?好好地离开凡尘,好好地进入四圣道。 2016-10-04 中国 臺 北
wenda20170630 21:08 要靠自己脱离苦海;心要平衡,不要被五欲六尘缠绕 臺長语:一个人要学会自然,懂得一切都是自然来自然去,知道今天自然来的东西也会很自然地丢失,就能断烦恼,就能知道人生无常,你才能破无明,你才会拥有般若智慧。 我们学佛做人境界要高,真正的智慧就是真正的解脱,想解脱的人是拥有智慧的人。我们经常说“我好像被人家控制住一样”,实际上这个世界谁控制你啊?没有人控制你,只是你自己解脱不了。 想脱离苦海,想要解脱,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是自己。师父领进门,修心靠个人。每一天正常地活着,心里要平衡,要注意自己的意识不要被人间的五欲六尘所缠绕。我们学佛人要懂得相应心自然,就是做什么事情学会跟别人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