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回复: 0

【新课件】2-31.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1

回帖

125万

积分

积分
1251010
发表于 2025-6-26 17: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件】 2-31.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2-31.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娑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就是报身佛,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个世间做主人,你就是一个佛菩萨,你就能控制这个世间所有的精神和物质。

 

师父给你们讲过,师父是境转而心不转,师父是让境界随着我的心转,而不是我的心随着境来转。师父喜欢给你们用白话讲解佛法,比如,一件事情人家不肯去做,你要用佛菩萨的智慧让境转而心不转。如果你让这个人今天很恨你,也可以让这个人今天很爱你,这就是心境的转变。爱和恨本来就是一个冤结的东西,有爱就会有恨,有恨一定会有爱。你们看过许多电影里,这个人就是因为恨他,到最后也会嫁给他。每个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会变化的,你今天有本事让他骂你,我相信你有本事让他说你好话,这要看你的智慧了。很多人就是没有这个智慧,认为他永远不会跟我好了,是不可能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人本身就没有永远,何况事物呢,例如,你永远年轻?那是不可能的。

 

什么样的人不会失败?懂得环境的变化,这个人就永远不会失败。什么样的人会成功?知道所有外围的世界(事情)的变化,他会顺应潮流,他就永远不会失败。人要学会适应环境,适应潮流,人家变,我变,人家不变化,我也要变化。学佛也是这样的,今天学到这个新的法门,你觉得好不好?好!你就好好地学,其他的法门也好,有了其他的法门作底子,学这个新的法门会更快。其他法门基础的东西,学一点也是好的,师父不是不让你们学,是怕你们学歪了,找不到方向,因为你们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和理解力,并且很难碰到明师指点,所以你们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父接下来给大家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做太子时,几乎没有报身,非常干净,非常好。释迦牟尼佛从天上下来,就是来弘扬这个宗教的,这个宗教就是佛教。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前,释迦牟尼佛祖也头痛了三天,也就是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还掉。

 

在人间最好的方法是狂做功德,自己的功德做得越大,在天上的果位就越高。你在人间拼命念“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就会有一朵莲花,你念得越好,这朵莲花就开得越茂盛,长得就越大。等你走了,到了天上的时候,在八功德水里洗一洗,然后就坐在莲花上,因为你上去的不是肉身,是灵魂,灵魂是很轻的,而且需要很干净。在人间修,天上就有莲花,有果位。人间做恶事,天上一定会给予惩罚。师父给你们从天上讲到地下,其实师父不大愿意给你们讲地下的事情,因为讲多了你们会做恶梦。

 

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化身佛,有两种形态在世间:

 

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就是说佛菩萨有时现的形体是不同的众生。比如,你当医生了,在医院里弘法的时候不是穿着白大褂吗?这时你就示现的是一位医生在弘法。如果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作为一个商人,这时你的周围都是商人,你度化他们时,你就示现商人来弘法,来度化众生,这是有形有体的,是用不同的肉身来弘法,来救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当年做太子时,他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出家做和尚,他知道这个世界太苦了,到了后来他又成为佛菩萨的形象,到处讲经说法,这就是用的肉身。

 

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无影无形。无影无形是一种光能的形式存在。光能是当你们看到观世音菩萨,实际上看到的是光,你们看到师父头上有光吗?这就是光能,世界上任何一个物质都可以把它分解开,如一根头发可以把它分解,水可以分解,人也可以分解,什么东西都可以把它分解。当一个人死掉后,因为人70-80%是水,到后来就剩骨头了,肉体都是水,就化掉了,无形无影。无影无形之后,实际上进入灵体世界,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萨。我们看见的菩萨下来了,就是无影无形,看见了有,一会儿又没有了。

 

第一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来到这个世界;大势至菩萨化作一个在家的众生修行,都是菩萨。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在家众。如果你们哪个人是菩萨的化身,那你现在就是在家众的化身,在家众就是在家里修行的人,不是出家的人。

 

第二种是有修证功夫的,乘愿再来的。修证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得到证悟了,有这个功夫,他乘愿再来,他已经是菩萨了。“我要到人间去救人,我要到人间去救度多少多少人,一定要让这块土地上的人都开悟,把这块土地变成佛净土和乐土。”这就是乘愿再来菩萨的愿力。乘愿再来的菩萨,你们可以见到,可以感觉到他身体发暖,乘愿来的人,身体是发暖的,而有的人发光,就是身上有光亮,如果这个人大家称为是菩萨的话,他一定会发光,身上要热。师父带你们拜菩萨的时候,你们的身体就会发热。师父在开法会的时候,你们可以看到师父头上的光,有一位听众就拍到师父头上的光环。

 

师父给大家讲几句心里的话:

 

当你有办法的时候,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当你能够主宰自己心灵的时候,人家就拿你没有办法了。你想让人家拿你没办法,你最好是自己有办法。

 

知足心常存,就是我们知足的心要常存在世间里,心里要常常感觉很知足。不良的好胜心要常灭,知足心常有,好胜心常灭,安闲自在。你不去好胜,不去争斗,你就非常安闲自在。

 

临生有何喜?临死有何惧?活着的时候是稀里糊涂生出来的,死的时候也不要去发愁害怕,重要的是要知道今后往哪里去。自己的修为是指导你往哪里去的最好目标。

 

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若悟空,就是你已经开悟了,明白整个人生都是空的。有这么一个心法,心里明白,如果你知道人生怎么办的话,无生亦无死,你会没有生与死的概念,无生无死就是空,这就是菩萨的境界。今天就给众徒弟讲到这里。

 


 

金言法语


娑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就是报身佛,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个世间做主人,你就是一个佛菩萨,你就能控制这个世间所有的精神和物质。

 

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化身佛,他有两种形态在世间:

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是用不同的肉身来弘法,来救度众生。

 

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无影无形。无影无形是一种光能的形式存在。......无影无形之后,实际上进入灵体世界,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萨。

 

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

 



相关开示


原文:娑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就是报身佛,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个世间做主人,你就是一个佛菩萨,你就能控制这个世间所有的精神和物质。

2-30、真正了解佛法,成为人间菩萨

在人间,菩萨表现为:你再怎么样对他们,他们是不为所动还是那样,定力极高,境界极高,这种人不会想不开,不会吵架,不会发脾气,不会嫉妒等等,他的境界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超越了无色界天的境界,并能用菩萨的化身度众。

 

Wenda20190222   04:32  

如何理解“只有用意识来控制你自己时,你就超脱了”

女听众:师父您曾经开示过:只有用意识来控制你自己时,你就超脱了。能否请师父具体开示一下这句话?

 

答:你能控制自己,你就解脱;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你就被套住了。

 

(请问师父,我们是不是用九识来控制我们自己呢?)九识很难控制的,你真正的现管还是八识(人间存在六、七、八、九识,阿修罗道或天道是否跟我们一样都存在六、七识呢?)阿修罗道的人也有意识的,他们只是意识没有到位,但是实际上他们也是享有天人福报的。

 

1-32学佛要旨——智慧语(二)

一个人的心主宰着一个人的生命,即心灵主宰着生命。很多人把它本末倒置,例如有些人身体主宰心灵。比如:喝酒,酒瘾上来了明明心里知道马上要开车了不能喝酒,可是肉体需要拿起酒就喝,开车出去就被警察罚款或发生车祸。所以人不能被身体控制,人的精神要控制肉体,而不是肉体控制精神。肉体的需要比如喝酒、性欲、杂念四起……这些就是用肉体来控制精神。人是高级动物,因为有灵魂思维,思维就是高级的灵性。所以要用思维来控制自己的灵魂,这样就不会犯错误。

   



原文:要用佛菩萨的智慧让境转而心不转

【故事】 境转心不转,理解万岁--20181230 马来西亚吉隆坡

 

wenda20150703  01:16:44

境转而心不转的含义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中提到,“境转而心不转”,师父是让境界随着我的心转,而不是我的心随着境来转。那么我们要怎么样用有限制的环境来让境界随着我们的心转呢?

 

答:境界随着心转,只有心不转境界才会转。(不是很明白)

 

比方说,人家拉你出去买东西,你今天跟人家出去买了,你是不是心动了?是不是环境变化,人家拉你去买东西呀?但是你不想买东西,你心不动。人家说“买啊,东西很好啊”,怎么怎么……讲了半天,你还是不去买,那是不是环境变了,跟着你跑啊?他在动你不动,那你最后还是没动,最后他也不能去买东西了。他本来要拉着你一起去买东西的,如果你跟他一起动,是不是他环境变了,你也变了?现在你就不去,那么连他都不能去了,是不是他外面的环境随着你不动而不动了吗?(嗯。谢谢师父开示!)

 

提问2. 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20150204吉隆坡02:06

问:心态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非常重要,也是修成正果的主要因素。但心是无常的,这时刻的心境下一秒就会转,这时刻的开心下一秒就难过,往往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在转变自己的心态。请师父为弟子们开示,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答:其实,“心不随境转”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为什么呢?当一个人看见一个喜欢的,他的心就会动。比方说有个男士在马路上走,只要看见一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很多人眼睛“唰”就过去了,这个时候你的眼睛一动你的心就动了。所以怎么样不动?最好视而不见,也就是说“我不看”。为什么修心的人要到山上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他就是怕看这些东西。而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是出家人,我们只能在人间一边修一边克制,是很难的。所以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就是知因懂果,“我知道,我看了也是白看,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看了之后只会惹麻烦,因为我看了之后说不定这里就被人家叮一下,说不定这里就拧一下,说不定就被打一下了……”所以想象一下,有什么好看的?没有什么好看,心不要动。“我是学佛人,心要正,我什么都不贪,我什么都不要去争,所以我就不会看。”这是控制意念,控制靠的戒律,所以戒律是学佛人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点。

   



原文:在人间最好的方法是狂做功德,自己的功德做得越大,在天上的果位就越高。

视频:1148.为什么在人间做了很多好事 业障还没消掉,什么样的功德可以出离六道!

 

Wenda20140124  01:09:17  

台长提倡在家修行,多度人

听 众:我现在不想成家,都想出家了,到寺庙去做义工,或者到寺庙去待一待,去出家也是比较好的。

 

臺 長:出家你去度谁呀,去度人家山上的法师?人家个个都比你境界高(出家度不了人啊?)你去度山上的小草去吧,这么多的众生你不度。现在末法时期众生太多了,迷失、愚痴,靠大家在度人啊,台长带着你们几千人上山有什么用?!听不懂啊(知道了)没智慧!好好想想,大乘佛法是度人,不是自修(如果到寺庙去做义工可能会精进一些,这样好不好呢?)怎样都可以,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了(知道了)

 

菩萨回天后,根据在人间的功德评定果位

———wenda20140523_6835

听 众:若这个人是天上来到人间的,如果他能回得去,一定回到原来的那个果位吗?甚至更高,或更低吗?

 

台 长:如果在人间做功德、度众生,做了菩萨的事情,他不但回得去,还会升,因为他成佛了,下来一次,他就会在天上上升很高(嗯。有可能他从五地菩萨来,回去时只成三地菩萨了吗?)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当你在人间做菩萨没有做足,那说不定你是一地菩萨呢。如果你本来下来的时候是一地菩萨,那你上去的时候说不定是五地菩萨、六地菩萨、七地菩萨都可以啊(嗯,明白)

   



原文: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化身佛,他有两种形态在世间:

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是用不同的肉身来弘法,来救度众生。......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在家众。

提问47.关于菩萨来到人间的化身

———20190607布里斯班73:06

问:师父开示过,初地菩萨有一百个化身,化身可以是人身,在人间弘法,也可以在天上护持。如果其中一个化身在人间弘法度人时,因卷入因果,进入六道轮回,那么这一个化身就无法回归元灵或者法身吗?还是说,因为菩萨的化身都能圆满愿力,按时回归元灵?

 

答:第一,菩萨不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是正等正觉。所以菩萨到人间,也会迷失方向的。有时候你们要知道,在人间,化身是什么?化身实际上可以说是你某方面的一个概念,我们说一个抽象的概念。比方说你小的时候、年轻的时候,你是一个化身;你长大了,又是一个化身。有的时候你大了,你都不知道你小时候做过些什么;你老了,你会想不起来过去年轻的时候做过些什么。实际上都是化身。但是元灵就是在天上,或者在人间,如果你今天是菩萨乘愿再来到人间,其实你的元灵也是跟下来的。化身是什么?化身就是你无数个思维、无数个想法,化做你不同的人的类型。所以你看一个人从小长到大,他会产生无数种不同的人形,有的人小时候很好,越长大越坏;有的人小时候很坏,越长大越好。一会儿慈悲,一会儿坏,一会儿怎么样,学坏了之后怎么样,实际上就是不停地在化(感恩师父开示)

 

Wenda20141114  56:42  

台长对“为何在家居士能收弟子”的精彩开示

听 众:我有次跟同学吃饭,跟他说我们心灵法门。他说“只有庙里的大法师或是方丈才可以收徒弟,你们师父是在家居士为什么也可以收徒弟?”师父,我们应该怎么回答?

 

臺 長:很简单。收徒弟,我问你,工厂里的工人师傅可不可以收徒弟啊?理发师可以收徒弟吗?厨师可以收徒弟吗?工程师可以收徒弟吗?(嗯,都可以)我是你们老师,我能不能收你们徒弟啊?你们跟我弘扬佛法不可以做徒弟的啊?(可以可以)我又没说是收到庙里去做徒弟啊,是收你们人间的弟子、徒弟,不可以吗?(嗯,可以)好了,连理发师都可以收徒弟,为什么台长不能收徒弟啊?台长本身就是一个老师,我做了一辈子老师了,我为什么不可以收徒弟啊?(哦,我明白了。对不起,弟子愚痴,我都没想到这一点)很简单,法师里边收法师的弟子;台长收人间的弟子、学生,有什么不可以啊?所以你们因为有些人就执著在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就像很多人说台长,“你出去弘扬佛法,你又不是什么什么……”那我问你,你又不是医生,你为什么可以去讲医学啊?那我叫大家保养好自己身体,谈健康、谈长寿,那一定要医生来讲的啊?人民的身体健康、人民的医学,人人有责啊,大家都要来维护好这个身体啊(对的对的)难道一定要医生来讲吗?(我知道了,谢谢师父,因为台长弘扬的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学习的是中国的这种文化、知识,所以收学生很正常,明白了吗?(我明白了,谢谢师父,您保重啊!)再见。

 

梦见宣化上人说台长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wenda20180223_7426

听 众:同修梦到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当时有一个桌子。宣化上人就跟同修说:“你们的师父还有另外一个,这两个他们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然后就拿出了两个净水瓶。这个同修就出去洗净水瓶。宣化上人就跟他说要好好地跟着师父修,然后又讲师父怎么样,说师父特别好,要同修跟着师父好好修。请师父解梦。

 

台 长:你看看看,我刚刚前一个礼拜,前几天就是我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准备讲宣传化上人的文章,你看宣化上人就来了。我刚刚想讲,而且刚刚想怀念他老人家,想讲他过去讲的一篇关于佛法的教育的高僧讲的东西,还没讲呢,这个礼拜三,我最后已经把宣化上人的名字讲出来了,我说下次给你们讲,你看宣化上人就来看你们了吧(对,这个梦境是我梦到的。宣化上人告诉我要慈悲,就是让我要慈悲地对待人间的一切事情)对啊(是不是我在生活当中还是不够慈悲啊?)那当然了,你看看你这个脸就不慈悲的,长得好看有什么用了?要慈悲的(对不起,师父)你看,《西游记》里边那种妖怪长得也蛮好看的(对不起,师父,我做了很多错事,跟您忏悔,我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地开悟,真的很对不起师父)你很没开悟,你看看,宣化上人都告诉你了,你看师父自己从来不讲的,都是你们梦中有菩萨来点化你们,跟你们讲的这些话,你看我从来讲吗?我从来不讲的(对,感恩宣化上人,感恩师父)

   



中场视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

 



原文: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无影无形。无影无形是一种光能的形式存在。......无影无形之后,实际上进入灵体世界,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萨。......第二种是有修证功夫的,乘愿再来的。

Wenda20130628  02:33  

梦到大宝法王、前世、台长不同的法身

听 众:前几天,我梦到大宝法王。我梦到去台湾的法会做义工,师父在房间帮一个老妈妈看图腾,我就在外面拍手:“师父讲得太准了!”师父看了我一眼。之后又梦到师父带我见大宝法王,在梦中,我也是出家人,穿着白色的僧衣。大宝法王坐在我旁边,带我去他的家乡认识他的父母亲。我一路念着心经,我的手掌会发光、发热。大宝法王牵着我的右手,我的左手合掌放在胸前,我们一路走去,我知道我们要去一间庙。

 

臺 長:台长用法身带你看到了你的前世(对)你修得很好的,能够和大宝法王牵着手,一起到寺院里去(我知道肯定是师父加持我,每次梦到师父的法身都会把我送去我去过的一座海上的地藏庙,这一次是去西藏庙)很多现在跟着台长学佛的人,前世都是有修的(对,我相信!我觉得师父的法身绝对不是一般的,因为我梦见过您八九十岁很老的法身,不是现在的法身。他带我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带我去天上)师父跟你前世缘分很深,而且经常加持你,让你看到前世,把你带到天上去,你能够看到台长前几世的很老的法身,就是过去生中肯定有一世跟台长在一起修行的(有一次我看到您法身穿着唐装在山上)那是上次他们查到的,是一个唐朝的大法师(师父您法身有54个,是吗?我梦见差不多二十多个不一样衣服的)48,54是已经修了54世了(48个法身,我看到差不多二十多个了)你很厉害!这个就是你前世跟师父的缘分,东南亚的很多佛友都是跟台长缘分很深的。 

 

Wenda20200920  13:11  

梦见“乘愿再来”;没钱做功德,念经就是最好的财富

听 众:同修早上做梦,眼前浮现四个字“乘愿再来”,随后有只蝴蝶在飞。请问师父,这是什么意思?

 

台 长:就是说明她是乘愿再来的,乘愿再来的也有阿罗汉,也有菩萨,也有护法,说明她至少是天界下来的,叫她要珍惜,不要再浪费生命了(同修说她现在停职在家带素宝宝,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做功德,她就很精进地念经,培养素宝宝念经。她问这样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了,菩萨还嫌穷啊?菩萨最慈悲了。所以让她好好念经。我告诉你,没钱的话,念经就是最好的财宝、财富(明白)

 

Wenda20170526  25:16

如何理解乘愿再来的菩萨在人间的缘分

听众:师父,乘愿再来的小菩萨,在人间会遇到很多缘分,尤其是感情上的缘分,既然已经修成小菩萨并乘愿再来,那人间的这些缘分,是他们未修成菩萨时未了的尘缘,还是考验呢?

 

答:完全正确,就是未了尘缘。我问你,菩萨从哪里修成的?不就在人间修成的嘛(那他去还这段未了的尘缘,不就容易迷失啊?)他没有还,是未了的尘缘找到他,他不想还,也没有办法不还,因为他是菩萨,他有慈悲心,他曾经欠人家,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人家再来找他……我问你一句话,你现在做局长了,你的同学做工人,曾经他对你很好,后来你也还他债了,你已经还完了,等到你做局长了,虽然你没有欠他的,他再来,说:“老同学,你帮帮我好吗?”你会不会帮?(会的)好了。如果这个老同学是个女的呢?“老同学,我很爱你”,很多菩萨就迷失了,因为他上辈子有感情啊

 

(明白了。是否了清所有的尘缘才能成为菩萨,如果他有尘缘的话?)对啊,必须了,没有办法的。你到人间来的目的,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说:“你们到人间来到底干吗的?”如果你觉得还是来找回你的因缘果报,那你成什么菩萨、成什么佛啊?你今天到人间来是救人,没有让你去回味过去的往事。很多人在修心念经、度人当中碰到很多缘分,人家对他很好,他能够如如不动。很多法师,很多居士很喜欢他们,他说:“我心中只有佛,我要度有缘众生,我不能为你一个人。”他也没有为她去还俗,就这个道理。

 

念经人身上的光是摩尼珠光吗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三十六)2019-09-27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里讲:善良的事情做得越多、你的摩尼珠越亮。请问,师父看图腾时看到我们念经的人身上有光,是不是摩尼珠的光呢?

 

答:一般是坛城,每个修心念经的人身上都是坛城。光越亮,坛城越大,说明修心的功德越大。有的人遇到事情容易过去,有的人就过不去,变成了压力,就是看你的坛城。你有能量,碰到事情都不会怕,如果没有能量,遇到一点事情就吓得不得了。

   



原文:当你能够主宰自己心灵的时候,人家就拿你没有办法了。

【故事】861 没有欲望, 就没有人拿你有什么办法

 

——印度尼西亚 巴淡岛20160217

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磁场放大,其实你自己就是拥有了能量,对方就没有办法锁住你和盖住你的心。一个方法是什么呢?把自己的身体和心要掏空,别人的磁场过来的时候像穿透你的心一样,没感觉。我问你,别人骂你,你没有认为别人在骂你,你是不是没有痛苦啊?人家骂:“哼,这种人还配在我这里?”他真的不知道在骂他的时候,他还是:“是呀,这种人也有的。”

   



原文:知足心常有,好胜心常灭,安闲自在。

2019年元旦视频开示

元旦开示(2019年)

 

一个人的心态最重要,如果你今天开心了,你什么都好;你今天心情不好,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对你来说是末日。所以,学佛要懂得,这个世界一切无常。“临生有何喜”,也就是说,当你生出来了,有什么好欢喜的?就是这么个人生,在走自己的路。“临死有何惧”,到死的时候不要害怕,因为我们学佛,有菩萨保佑,知道我们以后还可以到天上去。“若悟空性法”,如果你懂得了空性,如果你懂得了菩提,“无生亦无死”,就像我们没有生出来也没有死亡一样。就像我们从来没有过的法喜一直在心中,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孩子一直是这种心态长到大,他就一直像孩儿般这么天真烂漫,这么纯洁。我们小的时候长知识,大了在长心眼。慢慢地,我们越长大,越嫉妒;越长大,越变得心胸狭窄;越长大,越给自己造成很大的障碍。

 

希望大家要懂得,做人,知足心要常存,好胜心要常灭,这样才能安闲自在。做一个人要懂得安闲自在,你的心要定得下来。在人间不管碰到什么烦恼、痛苦,当你有办法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自己的心在做主;当你在这个世界上走投无路,觉得没办法了,就是魔在做你的心的主人。所以我们要用佛心来做自己的主人。

 

——吉隆坡法会开示20161223

教你们几个充满人生希望的语句,要好好记住。“知足心要常存”,要知足,很不容易,今天还活着,要感恩,很多人都没了。“好胜心要常灭”,记住了,不要去跟人家争强好斗,要灭掉,所以要灭度,就是要把自己心中跟人家去争的好胜心灭度。“要安闲自在”,“闲”是什么意思?门里边一个木,这个“木”像不像一个人--上面一个头,下来两个手,撇开的就是两个脚,在门里边,在自己家里要闲得住,才自在。当你有办法的时候,别人就拿你没办法;当你没有办法的时候,别人就可以捉弄你,欺骗你。这就叫心能自主--自己心能做主。欺世瞒人都很容易,但瞒不过你的良心,做人要凭良心做事情,对别人要真好。大家为什么这么爱台长?因为我是真心对你们,我讲的都是你们要听的人生哲学和哲理,你们听了之后法喜充满。

   



原文:自己的修为是指导你往哪里去的最好目标。

人心中的天地人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五十四)2017-03-24

问:人的心中是否就有天地人,人心的天是什么?人心的地是什么?人心的人是什么?心包太虚是否就是心中包含天地人?心中超脱三界是否把天地人都看成空性的,不会执著和着相,所以随缘法喜自在?

 

答:心的天就是菩萨的天、菩萨的智慧,拥有菩萨在人间解决方法的智慧和慈悲、光芒,让别人法喜就活在人间的天上;活在人间就是贪,为名为利,伤害别人、亲人、朋友,就走到地府了;像畜生一样的互相争斗残杀,人也是这样——这就是天地人。心包太虚已经到宇宙空间,人道都看不见了,境界出离六道了。

 

死后按照修为来分配去哪个世界wenda20160304

听 众:请师父开示,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多学佛人努力的方向,如果不执著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按照佛法的教诲真修实修,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概念,那么等到时死的时候会去哪里呢?是按照修为分配到其他世界吗?

 

台 长:就是按照你的修为,你要是按照修为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照样去。修为好的话,不求西方极乐世界,他也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否则就到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了,就这四道(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只是一个修行的落脚点,还是我们修行人最终的归宿呢?)没有没有,你只要超脱六道,佛道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西方极乐世界只是阿弥陀佛用自己的境界显化出来的一个幻化世界。就像我们现在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世界有多少国家,你说你投人开心吗?但是有些投出来的人还不如畜生呢,有些人投出来就被抓到监狱里去了,有的人投出来就被人家卖掉了,卖到很远的山区、郊区去了,你说说看受苦受难一辈子,同样是人,同样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它也是在四圣道里边划出来的一个地方。你现在要修,我们是要修出六道,并不是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要修出六道,修出六道就永不轮回了。就举个简单例子,你现在修到人,你至少可以投到这个人胎,你不修到人,你投到畜生道了,变成一个马了,变个牛了,变个驴了,这个意思是一样的。你要是修出畜生道变成人了,你永远是人了,那你就不会做畜生了,开心啊。现在同样的道理,叫你们修出六道,超脱六道,那你就是菩萨了,就是我们天上的护法了,你完全以后永远不会再轮回了,那你说开心吗?(嗯,开心的!)

   



原文: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无生无死就是空,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吉隆坡法会开示20161223

“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什么意思?孙悟空叫“悟空”,他知道这个世间、这个宇宙空间,他悟出来那是空性,空性也是一个法门。很多人学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悟空性”也是一个法门,为什么?他知道这个世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空性的,所以它也是一个法门。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空性之后,他无生亦无死,他天天活在幸福的人生当中,好好地努力去争取自己下一个人生,那就是脱离六道。

 

台长开示:要精进,有爱心、知足心、感恩心wenda20130630A_3239

知足心、感恩心是能够让我们了生死的,是让我们悟空的,悟到这个世界是空的。希望要懂得我们学佛人无生亦无死,我们不去求,我们没有失去的痛苦,没有生就不会有死的概念,所以要了无生死,无生无死就是空,要懂得这就是菩萨的境界。希望你们好好的学,好好的起带头作用,每一个人天天都要想一想:“我今天是不是菩萨,我今天做的事情像不像菩萨。”这样就会越来越进步了。

 

在家居士怎么做到“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

———20171111墨尔本28:29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二册第31篇中讲道: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若悟空,就是你已经开悟了,明白整个人生都是空的,有这么一个心法,心里明白,如果你知道人生怎么办的话,无生亦无死,你会没有生与死的概念,无生无死就是空,这就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在家居士怎么做到“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呢?

 

答:“无生亦无死”,实际上就是返本回源,这个东西没有长出来,也没有灭下去的可能性。一个意念你没有生出来,你怎么要灭掉它呢?一个人没有坏意念,他没有必要去灭掉他的坏意念。无生无死,你今天能够什么都想通了,什么事情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了,返本归源。无生亦无死,无增无减。

 

要把佛法讲到很简单真的是很难,我举个简单例子就知道了。无增无减,你这个人思维当中没有我相,那你也不要去除我相这个人从小就很喜欢帮助别人,你根本不要去跟他讲,去减掉他的自私心。你这个人本来就是很瘦的,因为你增了所以你才要减,你增了、胖了你才要减肥,你今天没胖你要减什么肥啊?无增无减。

 

广播讲座 境转 心不转,境不转 20110918)

在你的眼前,在你的心境当中,有时候是了无一物,有时候是有物当前。有物当前,就是说,就算你是一块很干净的镜子,你还是看得见人间很多的烦恼啊,瞋恨心啊,看得到人间很多的麻烦。但是,如果你的心很明净、很明白,你有办法,你无不彻照,就是说,没有在你眼前看不透的事情,彻底地照亮,彻底地明白,这就是,不管你看见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实际上,你都能把它看穿,都能看清事实的真相一样。就像我们现在学佛人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实际很可怜,就这点时光,等到走的时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实际上,这就叫“了无一物”。那么,运用自己的本性,所以我们才能够无不彻照,就是彻底地照亮、照明白人间一切的真如本性。

 

 



结束视频

【视】我师父说:希望大家传承下去,好好念经,多度有缘众生




【PPT新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新课件】2-30、真正了解佛法,成为人间菩萨
下一篇:【新课件】2-32、用如来心,学佛度众,善观因缘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7-10 14:37 , Processed in 0.0703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