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71
126万
澳大利亚·墨尔本171111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大乘佛法提倡安乐行,也就是自己要能够快乐,你才能让所有的众生快乐。佛弟子为什么会拥有很多的快乐?这个秘密,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对虔诚的佛教徒脑部扫描发现,促进快乐和安静的脑部区域异常活跃。因为在佛弟子的脑部的快乐中心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这就解释了佛弟子能够保持心境平和、知足常乐的心态的原因。 科学家证明,学佛人修心之后,会改变大脑的思维,对那些烦恼困苦的环境会有所改变,因为学佛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性格。左脑快乐中心的区域如果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说明我们学佛人的心态一直是真的快乐。因为左脑的快乐神经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佛教徒在大脑中处理各种恐惧、烦恼、忧愁各种不好情绪的区域,活动就会比一般人来得慢。要想得到,就先要舍。 所以一个人学佛要懂得,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安静的心、快乐的心,不要让任何烦恼占据着自己的心灵和大脑,你就会常常保持一种快乐的情绪。很多人就是经常回忆过去,让自己永远处在那些烦恼当中,所以他的脑细胞里就不能储存和活跃快乐的区域。 所以人要舍,要想得贵人,就要和别人结缘,和别人结缘,你才会拥有贵人。 臺長告诉大家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开小饭店的王师傅,他开饭店一直赔本,但是他尝到了赔钱生意的甜头。他的饭店是经营烙饼、面食和小菜。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凡是到饭店里来吃饭的顾客,烙饼全部免费,啤酒一律按进价出售,小菜正常收费。顾客一般都要吃烙饼,因为免费的,而烙饼的特点就是要卷着菜吃。王师傅准备的小菜有二三十种,这样他小菜卖得特别快。另外,喝啤酒的顾客少不了要点一点小菜。于是花生米、凉皮、凉拌黄瓜等等小菜卖得特别好。 其实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说“欲取之,先付之”,你要得到,先预支,先给人家,付出,你想得到先要付出。我们做人也是这样,我们先要付出,才能得到别人的心;我们要付出爱心,付出慈悲心,我们才能得到别人慈悲心的回赠。很多人关系相处不好,家庭关系相处不好,就是因为没有付出,所以当你经常付出了,你就会得到对方的回报。 所以,要想成佛,我们先要付出慈悲;想要救度众生,必须要先放下执著。所以,舍去执著,才会拥有般若。舍去自己不平衡的心态,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是平等,用这种心态,来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为人处事,你一定会拥有菩萨的六波罗蜜。 学佛是路,佛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烦恼的时候,莫忘路;忧愁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顺利的时候,水浇树。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大乘佛法提倡安乐行,也就是自己要能够快乐,你才能让所有的众生快乐。佛弟子为什么会拥有很多的快乐?这个秘密,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对虔诚的佛教徒脑部扫描发现,促进快乐和安静的脑部区域异常活跃。因为在佛弟子的脑部的快乐中心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这就解释了佛弟子能够保持心境平和、知足常乐的心态的原因。
科学家证明,学佛人修心之后,会改变大脑的思维,对那些烦恼困苦的环境会有所改变,因为学佛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性格。左脑快乐中心的区域如果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说明我们学佛人的心态一直是真的快乐。因为左脑的快乐神经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佛教徒在大脑中处理各种恐惧、烦恼、忧愁各种不好情绪的区域,活动就会比一般人来得慢。要想得到,就先要舍。
所以一个人学佛要懂得,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安静的心、快乐的心,不要让任何烦恼占据着自己的心灵和大脑,你就会常常保持一种快乐的情绪。很多人就是经常回忆过去,让自己永远处在那些烦恼当中,所以他的脑细胞里就不能储存和活跃快乐的区域。
所以人要舍,要想得贵人,就要和别人结缘,和别人结缘,你才会拥有贵人。
臺長告诉大家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开小饭店的王师傅,他开饭店一直赔本,但是他尝到了赔钱生意的甜头。他的饭店是经营烙饼、面食和小菜。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凡是到饭店里来吃饭的顾客,烙饼全部免费,啤酒一律按进价出售,小菜正常收费。顾客一般都要吃烙饼,因为免费的,而烙饼的特点就是要卷着菜吃。王师傅准备的小菜有二三十种,这样他小菜卖得特别快。另外,喝啤酒的顾客少不了要点一点小菜。于是花生米、凉皮、凉拌黄瓜等等小菜卖得特别好。
其实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说“欲取之,先付之”,你要得到,先预支,先给人家,付出,你想得到先要付出。我们做人也是这样,我们先要付出,才能得到别人的心;我们要付出爱心,付出慈悲心,我们才能得到别人慈悲心的回赠。很多人关系相处不好,家庭关系相处不好,就是因为没有付出,所以当你经常付出了,你就会得到对方的回报。
所以,要想成佛,我们先要付出慈悲;想要救度众生,必须要先放下执著。所以,舍去执著,才会拥有般若。舍去自己不平衡的心态,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是平等,用这种心态,来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为人处事,你一定会拥有菩萨的六波罗蜜。
学佛是路,佛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烦恼的时候,莫忘路;忧愁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顺利的时候,水浇树。
更多精彩请点击以下目录
每日学习
早安心语
睡前一听
每日畅听
感动视频
博客留言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法會开示
各类视频合集
116集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视频
法会视频合集
811个图腾
观世音菩萨33身
精彩案例分享
问答节目视频
师父讲故事
法会精彩剪辑
因果视频专集
震撼感动视频
佛陀故事合集
各类音频合集
新广播讲座
10-20广播
历年法會音频
共修组提问
广播讲座一册
历年问答合集
广播讲座二册
1351个小故事
观世音菩萨31次开示
心灵百科
音频问答剪辑
师父法身31次开示
视音合集
各类书籍合集
经文念诵合集
经典组合指南
放生仪式
白话佛法1-12
每日佛言佛语
入门手册
佛语偈语1-4
观音堂开示
佛言佛语1-14
天地游记一
天地游记二
天地游记未成册
弟子开示一
弟子开示二
心灵禅语1-2
佛学常识
疾病百科
学佛问答175
使用道具 反馈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8-11 16:24 , Processed in 0.0644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