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的心灵在学佛中、在学佛后,要超越自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有色世界很快就没有了。你刚刚在生气,过一会儿气就没了;刚刚在发脾气,过一会儿脾气就没了;刚刚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过一会儿这件事情就过了,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过去在庙里有很多高僧,用敲木鱼的声音比作空。这个木鱼的声音,是不是一根木头里面镂空了,敲出来的?这声音是空的。敲空有响,就是空即是色;因为空来自于木头,“色即是空”。 敲实木敲不出声音的,因为他没有看空,没有挖空。虽然知道一块木头可以雕成空,但是不雕空,木头敲不出声音;只有把它雕成空了,才会有这个声音。 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看到底了,把它改变了,你就改变了观点,改变了看法。色可以把它改变成空,又可以把空改变成色,你自己要做到境界的转换——境界空了,色就看成空了。 悟不到色中有空,当你的感受和你的想念、行为、意识在空和色中犹豫的时候,那个时候就都不是空的。因为你看不到木头可以雕空会有声音,而直接敲这块实木是敲不出声音的。 所以看问题要看到它的转换,你的受想行识,接受你的思维、你的意识、你的行为、思维当中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空的,因为讲过了、想过了,都空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就是说空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这个实实在在的木头,而木头的空是因为做过了雕刻;当你看透了木头还能成为空性,不会把这个木头看成永远不会响的,那么就能够看破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看破五蕴皆空。。 ——非色非空 无阻无碍 200527B(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