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回复: 0

【课件】6-20.心能解脱一切为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1

回帖

125万

积分

积分
1253498
发表于 昨天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件】6-20.心能解脱一切为空

6-20.心能解脱一切为空

 

    法过一切过。就是说,法门一过,一切都过了。这条路走过了,我们还能把它拿回来吗?洪先生过去打羽毛球打得那么好,这条路你也走了很多年了,很有名了,法过了,你过去得奖了,洪先生,现在给你一个羽毛球拍子, 你还敢打吗?你一打,你的腰肯定就不是你姓洪的了。对不对?过了,就没有了,为什么还执著于过去的那些事情呢?谁欺负我啊,谁作弄我啊,谁让我难过了,我怎么样, 我怎么样想不通啊,脑子出问题了。脑子出问题,就是心灵出问题,心灵不平的人,大脑就会出问题,那么大脑出了问题,影响着你的心灵,这就是为什么师父的法门称作为“心灵法門”,救人要救心啊。救一个人,救他表面是没有用的,要救他的心啊,你把他的心救活了,这个人就活了。你救不好这个人的心,他跳河了,你把他从自杀的边缘救上来,他趁人不注意,又扑通跳下去了。你如果把他救上来,让他明白道理,人不应该这么死,应该怎么样, 他明白了,他不会再去死了。你说,救他身体重要,还是救他心灵重要?师父现在是不是在救你们的心啊?师父允许你们想不通,但是必须要想通。要明白,救人要救心。所以,不可比拟。也就是说,不能拿法门跟法门来比,你不能拿美国的百老汇大街和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路比, 不能拿上海的城隍庙和澳大利亚的教堂比,道理都是一样的。法门跟法门之间,它是一个道,它是一个方法,它过了就没了。想想看,成住坏空,等到这个世界没有了,我们还拥有什么?法空,没了就没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东西,明天就没了,我们今天口袋里所拥有的 50 块钱,呆会儿去一趟超市,出来就没有了,对不对?那么,我们过去想过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做过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像现在一样忘记呢?用过了,没了,所以,不要去记仇, 不要去恨人家,这是学佛最基本、最起码的道理。如果你作为师父的徒弟,你连这点恨人家都不能改正的话,你已经被师父从理念上开除了。你们这里所有的人,谁要是心中还有恨人家,你们就不是师父的好徒弟。不应该恨啊, 应该有爱;不应该恨啊,应该有慈;不应该有恨啊,应该有悲悯心。

 

    人是多么的可怜啊。每个人都很可怜地活在世界上, 今天这个痛,明天那个痛,今天这个灾,明天那个难,你还要去恨人家干嘛?多愚痴啊。我们没有时间恨人家,我们只有时间爱自己,多爱爱自己的良心、本性吧。一个人不慈悲去恨人家,得到的是自己难过,这些道理师父天天在讲,你们是比较接近师父的人,如果你们这些问题都不改正的话,你怎么样来帮助众生啊?师父怎么能够相信你们能够在人间弘扬心灵法门呢?你度了再多的人,你也会失去,因为你散发的那是恨,不是爱,你散发的是仇恨、是嫉妒心,你不是散发的慈悲心啊,这种爱怎么会在你身上体现呢?没有爱的人,怎么能够弘扬佛法呢?你离菩萨越走越远了。

 

    要记住,法身无相。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灵魂,所拥有的法身不应该有相,就是不应该有一个形状出来,因为恨有形状。日本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对着水骂,水结冰后变成的花纹很难看。难道爱没有形象吗?要在你们心中没有恨,你的法身叫无相。师父的法身去救人,师父会带着恨去救人吗?师父是无相的。你有病,师父会跟着观世音菩萨一起去帮你看,对不对? 师父难道会说,这个人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师父不会带着这些恨和爱去帮助别人的,所以看众生要用平等心,是没有形相出来的,没有形相的,才称为法身,干净的身体是没有形相的,有形相就不干净了。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洗碗,里面有脏东西黏在上面,这叫干净吗?有形相了吧? 有脏东西在,叫有形相了。你要是洗干净了,你说有东西吗?有形相吗?没东西了,看不见了,全干净了。心中不能有芥蒂,心中不能有脏的东西,一点一滴的脏东西都会让你的心灵把脏东西越积越多。一辆好的车,要是经常有脏东西留在车里,时间长了,越积越多,你就是一辆垃圾车,要是不经常吸尘,慢慢地会有蟑螂、臭虫到你车里来, 对不对?要时刻清洗自己的心灵。

 

    应物现形。菩萨说,在帮助人家的时候,要随着这个事情来现你的形状,帮助完之后,你又变成空的了。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这个人很痛苦,你去劝他,你劝他的时候, 你会像菩萨一样跟他讲,讲完了之后,你就无罣碍了。讲完了之后,你还记在心中。你跟这个人说,“对不起,刚才这个事情真的是我不好,我不当心”,你讲的时候,你是不是像菩萨一样在改变自己?讲完之后,你心中还恨, 还想不通,那么你应物现形,也就是说,你应了这个事情, 已经现出来这个形状,说明你又有罣碍了。所以,“应物现形”的意思就是要随缘度众,随着每一个人不同的情况我来度化众生。

 

    我们不一定要离开这个世间而求到解脱,我们在这个人间就能够求到解脱,师父这句话就叫“非离世间而求解脱”。就是你不一定非要离开了这个世间,你才能解脱。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很自在、很开心,那他就是没有离开这个世间而得到了解脱。烦恼越多的人,越得不到解脱啊;恨人之心、嫉妒人之心越多的人,他就得不到解脱; 整天嘻嘻哈哈、开心的人,他就是看穿了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假的,他解脱了。听得懂吗?师父今天跟你们讲的非常精彩,非常的深,实际上,师父可以再把这些展开跟你们讲,越讲越深啊,你们能够在师父身边,今天能够坐在这里听,是福气啊。

 

    一个好的法门,一个好的修道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导师啊。你看看这么多的学佛人,如果他们没人去问自己的问题,哪有这些书啊?师父知道的这么多,你不问的话, 师父不会去跟你们讲这些事情的,有时候,师父想不到。想想看,现在就这么一个法门,有这么多人帮着系统地总结,会这么好地传下来,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啊。《人民日报》,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看到的传媒啊,现在也把师父的“心灵法门”刊登了,想想看,这是何等的荣幸啊。“心灵法门”走到今天,师父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 过去人很少的,师父第一次弘法是从 300 人开始,师父一直记得有位著名老法师说的那句话,他说他有一次去新加坡弘法是 60 个人,师父第一次弘法在 Ashfield(澳大利亚的一个城市名),有 300 人,起步已经不一样了,大家开心啊。看看现在,师父周围有你们多少人在弘法啊,师父到哪里,都有弘法的人。

 

    要记住,你们是弘法人,而不是世间人。你们不是为世间的一切来到人间的,你们是为了弘扬观世音菩萨的“心灵法门”,你们不是为了师父活着,你们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活着的。所以,有什么好难过,有什么好想不通的?有什么可以恨的?今天,如果师父只是把着自己周围的几个人,把其他要求弘法的人全部排斥在外,师父弘法能够遍布全世界吗?今天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都有心靈法門的佛友,能够到今天,师父是把着一个人、两个人吗?海纳百川,要想开、想明白啊,要明白师父的一片苦心,要在世间求解脱,一定要解脱啊。  

 


金言法语

法过一切过。.....救人要救心。所以,不可比拟。

 

法身无相。......要在你们心中没有恨,你的法身叫无相。

 

“非离世间而求解脱”。

 

要记住,你们是弘法人,而不是世间人。

 


相关开示


原文:法过一切过。.....救人要救心。所以,不可比拟。

Wenda20180817  26:56  好好弘法度众,不与其他法门作比较

听 众:有个同修梦里听见有人说“心灵法门是《了凡四训》的升级版”,请师父开示一下。

 

臺 長:不知道。心灵法门好不好,你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为什么要去比?为什么要去夸耀自己?好好地弘法度众就可以了嘛(好的,师父)

 

佛陀指月启示众比丘“法如筏喻者”

——20181229 马来西亚吉隆坡

2500年前,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里徐徐地走路。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突然听见了一阵争论的声音。原来,有几个年轻的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棵大树下,热烈地讨论着。他们太专心了,根本没有觉察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辩着。

 

   有一个弟子说:“我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重要。”什么叫“白骨观”?就是看人不要看他的表面,要看他的实质,要看他的最后,因为人到最后就是一具白骨。

 

   边上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就说:“不对不对,你大概不知道吧?安般之法,也就是数息观,是佛陀亲口传授给罗侯罗的。你知道罗侯罗是谁吗?”“我不知道。”“我告诉你,他是佛陀的亲儿子,佛陀教授给他的,肯定是最高明的、最迅速、最有效的修行方法。”

 

   臺長在这里告诉大家,数息观就是“安般法”,梵语叫“安那般那”。其实就是在念经、修行的时候,数着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一、二、三、四……”实际上就是收敛你的杂念。它与白骨观是原始佛教的两种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二甘露门”。

 

   故事延续下去,这个法师就说:“佛陀是在什么季节、哪种情况下,将安般法传授给罗侯罗的?”佛陀听到比丘们把他的教法当成了理论学说来研究,有些哭笑不得,故意加重了脚步。比丘们见到佛陀来,纷纷站起来,“啊,佛陀来了”。佛陀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对弟子们说道:“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你们要明白,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但它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们看见天上的月亮了吗?”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西边的月亮。

 

   比丘们就顺着佛陀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弯浅浅的、不易察觉的弦月。“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的位置,而手指本身并不是明月。你如果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佛陀停顿了片刻,拍拍那个说安般法最妙的比丘的肩头,徐徐说道:“其实各种修行的方法没有高下,只要与你契机就好。比如淫欲重,应该多多地修习白骨观;而容易散乱、妄念横飞的人,就要以数息观为禅修的方法。这就像草药,不管贵贱,对症的药、能治愈疾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

 

   一位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抱着佛陀的脚说:“世尊,您说得太妙了,我一定要铭记您的教导,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终生执持不舍。”你们听听这句话,其实很正能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佛陀大摇其头,说:“佛法恰似一艘载着你的木筏,我们渡河需要木筏,但它绝对不是彼岸。一个有智慧的人,到达彼岸之后就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所以,我演说的佛法就像舟筏,是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你一定不要执著它,不要死死地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地脱离它、舍弃它。

  ——马来西亚吉隆坡 20181229

 



原文:法身无相。......要在你们心中没有恨,你的法身叫无相。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20160706 中国香港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他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心和嘴巴念得不太一样。”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啊?”朱慈目道:“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延绵不断,好像菩萨在身边,只要一念,佛的声音像源泉自动得流露出来。现在我拼命想去念,也感受不到菩萨的慈悲和光。”佛光禅师说:“这很好啊,表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朱慈目说:“法师,您不要笑我,我很惭愧您的赞许,但我觉得不能接受,因为我很苦恼,我已经找不到我的真心了。”佛光禅师说:“真心怎么会找不到呢?”朱慈目道:“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相继没有了,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非常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禅师说:“寻找你的真心,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上。”朱慈目道:“为什么我不知道呢?”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开你了。”意思就是说,因为你的一个念头没有觉悟,你的心就散了,就离开了菩萨的佛心。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正如永嘉大师曾经说过:“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君不见,你看不见吗;绝学,有学之人;无为,做了一件事情心不动就是无为,人家说你做了好事,你说“我没做啊”,“菩萨,你讲了49年的法”,菩萨说“我一天法也没讲过”;闲道人,就是开悟之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如果去除不了妄想,怎么能够求到真的呢;无明实性即佛性,无明就是不懂,你不懂你才学,学到了本性和佛性;幻化,你本来在人间就是一个幻化世界;空身,身体有了,最后没了,生出来到死亡,身体有了像没有一样,举个简单例子,当昏迷过去的时候你有没有这个身体,当散架在床上手脚都不能动,你就是空身,就是幻化之身;当你什么都空了,想明白了,就是一个法身,到处跑;法身觉了无一物,当你拥有了法身,觉悟了空性,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我们到这个人间来走一趟,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连身体都带不走,就是了无一物,什么都没有;本源自性天真佛,寻找内心的本原,那就是佛性,才会懂得什么是自性,当拥有了自性的时候就是天真开心像佛一样,因为当我们知道人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别人对我怎样,不管这个世界再有好的欲望和名利,我只是笑一下,因为不属于我的,我不争不抢,才是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是因为虚妄覆盖了真心,真心没有了,自然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若不来人间,怎知人间之苦?若不去生活,哪知拥有和失去是什么,还未失去什么?最重要的有六个字,你想活得像菩萨,活得自在,要学会“接受有,承受无”。给你的来了,“我接受”,开开心心;没有了,“谢谢,那是我的因缘因果”。我们从年轻到现在,承受了多少因果,承受了多少拥有,最后又失去了多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拥有过,所以我们也不会失去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啊。

 

顺境来了,懂珍惜;逆境来了,懂定心。要想有福气,就要植福,就像植树一样,今天你去帮助别人帮助更多人有福气,就是在植福。当你有福气的时候,就是因为你彻底了解了这个世界,只有彻底了解这个世界一切苦空无常,才会彻底懂得这个人生是怎样的生活。

 

佛是心做,心与佛要在一起

——中国香港 20150618

很多人问师父什么是悟,悟就是放下,悟就是舍弃,悟就是无所谓,那才是真正的解脱,才是真正的涅槃。(掌声)

 

我们要懂得让风浪过去,让痛苦过去,那就是我们迎来新的生活的开始,我们不能把恨别人的感情、嫉妒别人的感情和别人曾经对我不好的感情常常记在心中,这样会让你忧愁伤心,所以让痛苦过去,不要伤害自己的心。当一个人恨、当一个人愚痴、当一个人有贪心,就相当于把这条蛇放在心中,你不贪的时候,它没有伤害你的心;你一贪,心中就痛;你一恨别人,心又痛;你愚痴的时候,痛苦不堪。佛不远人,而人远佛,佛是心做,心与佛要在一起,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就要像个菩萨,今天既然学佛拜佛了,就要以佛为榜样,不能发脾气,不能瞋恨别人,不能打不能骂,佛菩萨不做的事情不能做,要好好的修心修行,改变自己的心灵,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心灵纯洁、境界进化,才能真正达到菩萨的智慧般若。(掌声)

 

wenda20151127  07:16  

臺長对“无我心”、“平等心”的开示

男听众:师父,在《白話佛法》中说,“没有念头,这个人就不会造业”。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有很多很多的念头产生,师父说的“没有念头”,是不是说要我们有“无我心”和对待众生的“平等心”?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对啊,就是要平等心。因为要“无我心”,没有自己了就有别人了。如果你心中都是自己,哪儿来的别人啊?所以很多自私得很的人,他根本不可能学佛的。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他跟本不知道什么叫学佛,他学的佛是表面上、书本上的,他可以拿这个书本上的东西来装装自己,贴贴金而已,你要真正地学到自己身上。有些人虽然没有把佛法放在嘴上,人家一看见他,人家就尊重他,就觉得他是佛,对不对啊?(对)很多母亲就是这样,很多母亲没学佛,连一句“阿弥陀佛”都不会,她做的事情都是菩萨的事情,所以人家看见,“我妈妈像菩萨一样的慈悲”。

 

(对对。正如师父说的“要成佛、要成菩萨的人必须要救度众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地去帮助别人、真心地去救度别人)对啊,就是要救别人,不救别人、不帮助别人的人不算好人。想一想,如果隔壁邻居,你说“我也不惹你、不打你,大家相安无事”,你说你是好人吗?人家隔壁着火了,你说“你家烧,跟我家没关系”,那不算好人啊,对不对啊?(对对。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原文:“应物现形”的意思就是要随缘度众,随着每一个人不同的情况我来度化众生。

Wenda20170730B  10:46  如何理解“应物现形”

听 众:在《白话佛法》里,师父讲到“应物现形”这四个字,我不太明白,师父能够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臺 長:“应物现形”,首先,你看见人间所有的物体、物品,你对这个物品有感应……比方说我喜欢这辆车,我喜欢一个房子,有感应了,对不对?(嗯)在“现形”上我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克制它,“不是我的,不该我拥有的,我可以克制它”。还有一种就是“我必须去拥有它”。“现形”,就是你怎么对待这些“物应”,就是代表你的新的选择。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有糖尿病,你看见这么漂亮的蛋糕,你过去最喜欢吃蛋糕,现在“应物”了,你看到了。那么“现形”,你是怎么控制自己的?如果你憋不住,你吃了,你受到的“现形”报,那就是血糖升高,说不定会出大事。如果你克制住了,“我知道这个物是很好的,我现在看到了,但是我知道我有病,我不能吃甜的”,今天在“现形”当中克制住了,那么这个“应物现形”就是属于正的,就是我能够克制住的。所以“应物现形”就是说你怎么样来对待你对现实当中一些物体存在的感应和反应。

 

视频:160.观世音菩萨悯念末法时期众生苦,慈悲开示解脱之道(问答20160925)【真修实修】

 

wenda20121207  01:02:16  

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显什么身

女听众:经书上说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活菩萨就显什么身,这个怎么理解呢?

 

答:很简单就是说这个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救,菩萨就会用什么样的样子来救你。你是一个老师,菩萨就化作老师的样子来救度你;你是一个学生,菩萨就会变成一个学生来救你;你是一个医生,菩萨就会变成一个医生来救度你。以什么身得什么度就是妙法度众,用你最能够接受的人和事物来让你明白这些佛的道理,这就是妙法(谢谢师父,感恩观世音菩萨)

 



原文:“非离世间而求解脱”。

如何理解佛的自在就是开悟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五十三)2019-12-25

问:白话佛法11册中有一句话“佛的自在就是开悟”,请问如何理解?

 

答:人活得很开心,很自在,一切不罣碍,是不是开悟、想通了?想通了就能放下,想不通的人不自在。想不通的话,是不是很难过?不就是不开悟吗?自在的人才能安详,如果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一定会不自在,更不能像菩萨所说的开悟了。

 

智慧的人能看破看穿人间这个虚幻的世界

———wenda20180506A_3332

听 众:在师父眼里,什么样叫有智慧呢?

 

台 长:好好修心的人、不骗人的人就叫有智慧。因为要做菩萨的人是不会骗人的,精进努力,能够克制自己身体上的那些不好的坏习惯、惡习的人,还不叫有智慧啊?在我的眼睛里什么叫有智慧?能够看破、看穿人间,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你不去当真的,你就叫有智慧(明白了,感恩师父。因为我们在师父眼里永远都是傻姑娘)是啊,很傻,你们在追逐啊,你们在追逐很多欲望,这些欲望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感恩师父)

 

用慧命对待人间的一切,境界已经超脱六道

听众:“慧命能够超越六道”,这是不是说在行菩萨道的意思?

 

台长:当你用慧命来对待人间所有一切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超脱六道了,因为你想通了、想明白了。比方说很多人在争这个事情,你不争,因为你知道这个事情不是属于你的,而且你知道这个事情争来了,以后过几年还是给人家的。比方说很多人在社会上争个“会长”,大家都在争,会长两年一届,你争了以后有什么意思呢?两年之后又不是你的,你去争来干吗呢?你不争的话,两年以后轮到你也是你的。他已经超越了这种境界了,他已经有慧命了。“慧命”就是他看到这个事实,不是属于我的,不属于我的东西就不要。

 

比方说一对夫妻,这个男的突然之间外面有个女朋友了,他一看这个女朋友,“哎呀好喜欢,但是因为我有老婆,这个是不属于我的了,咬咬牙我就放弃了”,那这叫有“慧命”。还有的人呢,这个女的爱他爱得不得了,但是这个女的也结婚了有老公的,他就想“这个不属于我的,已经属于人家的了,我为什么要啊,不去想了”,那你就把人间凡尘的东西扔掉了,那你现在的家庭还是可以平安。你想一想如果跟她去约会几次的话,家里会不知道吗?对方老公知道会对你怎么样?人家把你废了呢?等等各种事情……因为人会突然之间非常非常愤怒。

 

所以学佛的人有慧命就是说“这个不该我的,我不要去碰它,没有意思的”。你去看好了,不该你的财你赚了,你很快就会出事情。所以这就是有智慧,有智慧就是有“慧命”,“慧”就是智慧的慧,你有智慧的命了,你心里就明白道理了,我不该去做,那么你就得到“平安”了,否则你就不平安了。很多人去碰碰女人,接下来一大堆不平安啊。这女的一会打电话跟他老婆讲,一会讲她老公的情况,弄到后来这个男的不就两面要去讨好、要去解释了,那还能上班,还能工作?你如果有公司的话,还能好好地赚钱吗?一切都乱了嘛。所以有时候“要有慧命”的意思就是要看到远景。

 

台长经常说,什么叫“慧命”,比方说你在飞机场的停机坪看到边上都是房子,但是飞机一离开机场,你看得到什么?看着像蚂蚁一样,非常小啊!不要把很多事情看得太重,人间的一切以后都会像飞机起飞一样,等我们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人的一切都像蚂蚁一样,非常非常渺小的,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去执著这些事情?(都是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经常电视里、电影里边都有:那个女的跟那个男的感情好得不得了,等到最后总有一刻要乘飞机离开,那个女的一直在飞机上流眼泪不舍得,那个男的在下面嘶声力竭地呼唤她的名字,随着飞机渐渐地飞远,一切结束了,没了。那为什么要去做这些让你撕心裂肺的事情?

 

我们人间现在就是这样,你在人间知道总一天要离开的,你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做了这些事情,你以后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障碍,让自己更难过,更离不开这个世界。尤其你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离开,为什么不能早一点想明白想通离开他呢?以后老婆会离开你、孩子会离开你、你的钱财会离开你,连你的身体都会离开你。一切都不是你的,你为什么还要拼命地去追求啊?要懂得这些道理,人就拥有慧命了。慧命就是看得远,这些东西无所谓了。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为了追求一样东西,我们拼命地去争啊争。所以有时候想明白就叫“慧命”(谢谢台长开示,谢谢观世音菩萨!)

 

一个好的法门,一个好的修道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导师

Wenda20131011  18:27  如何理解弟子对师父的依止

听 众:在学佛的路上需要善知识的指引,师父就是一个重要的善知识。泛泛而言,对每一个学佛人来讲,弟子需要依止师父,这个依止就意味着他听不懂、不明白的时候也是要先照着师父说的去做(对)然后慢慢去体会。

 

臺 長:这个很重要,否则就不是师父。师父经常给你们讲,佛陀过去讲过的很多话我们不理解,观世音菩萨说过很多话我们不理解,难道我们要先理解了之后再去做吗?比方说经文里边的道理你完全明白了吗?你不明白的。等到完全明白了你再去念这些经吗?生了这个病叫你吃这个药,难道你要把这些药里边的成分全部搞清楚再吃药吗?就这个道理。

 

先执行后理解,很重要!就像爸爸妈妈说“过马路不要乱窜的”,孩子说:“为什么?我看见有人窜的,为什么我不能这样?”等到你大了就明白了,小的时候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你先听着,否则你就不要拜师父

 

(明白了。我觉得依止师父不仅仅是学佛人开悟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也可以帮助我们去除我执。我想弟子依止师父的时候其实依止的是师父所传的法。弟子对师父的这种敬仰,就是一种尊敬……)那就要看了,如果这个师父让你感觉到不能敬仰他,感觉到不像菩萨,那说明这个师父已经不正了,你就不要去找这个师父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道理。很多人就是这样,你认为这个师父是学佛学得很好的,你跟着他学了。但是他如果做出一些不如理如法的事情,你赶快离开他,为什么呢?如果师父在人间做错事情、如果他是不如理如法的,而且这些事情明显地有偏差,或者他产生的一些错误你觉得很明显,大家都知道这是错误的,那你就必须要慢慢敬他而远之了。

 

如果这个师父讲的佛法很好,但是自己行为上不好,那么说明这个师父还在修。你也不能把人家看得很低,因为他本身到人间来也是在学佛、在修啊!如果他造成果了,那你赶快离开他。他没造成果,他是在修为当中,那你还是有机会跟他学到很多东西的,因为在人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人之内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像这些东西你都要好好地细心去学习的,师父讲的有些东西你并不是完全能够理解,而这些东西在常理当中或者是非常理当中你都要先接受(明白)如果你连接受都不愿意接受,你根本不能理解他说的什么,那你根本学不到他的东西(是的,师父我会记住的)

 



原文:要记住,你们是弘法人,而不是世间人。

wenda20141130B  01:03:03

如何理解“人活着就是为众生付出”

男听众:在节目中,师父多次跟我们说起“人活着就是为众生而付出”,这句话弟子一直没听明白,世界上这么多忙忙碌碌的人们,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得失而安然地活着吗?直到前段时间,弟子在生活中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来打比方,感觉好像想明白了,想请师父帮弟子批改一下。也就是说在十法界中,人道虽属六凡道,但也算三善道之一了,在人道里面苦乐参半,是最好修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好比一所学校里面一个重点抓升学率的班级,你来到这个班级,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升学。我们今天很庆幸来到这个了生死、求解脱的最好班级,就应该好好地珍惜这次机会,为众生而付出,为自己而精进,为众生就是为自己,否则只有留级或降级,或者干脆就别来这个班级。谢谢师父开示!

 

答:实际上你刚刚讲的这个应该说不是初级的,算中级理解这个问题了。实际上我们活在人间为别人,你想想看,我问你几句话你就知道了,妈妈活着不是为孩子吗?是不是为别人?很多人活着都是为别人的。但是问题你能够为众生,不是为你自己私欲所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真的为众生了。如果你今天无缘大慈,你就是菩萨;如果你今天有缘分的,你就帮助你们家里的亲戚啊朋友啊,那你还是小我。所以真正能够为别人的话,要无缘大慈。所以为什么我经常讲雷锋呢?雷锋帮助老妈妈,背着老妈妈去看病,帮人家推车,哪一个是他的亲戚啊?一个都不认识的,这样的人才是有高境界的人。

 

所以无缘大慈,实际上就是说心中想着众生,心中只有众生,因为菩萨没有自我,所以菩萨才能成佛。只要有自己的人,那就有“我”字,那就是投人。人虽然是在三善道里边,但是它属于三善道里面最低档的一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人道是最低档的,所以人就是自私。再下去就是畜生道,所以畜生道的所有畜生不会为别人,只能为自己。为什么狗很容易投胎呢?因为狗还有一点心是为主人的,它会救主人,所以狗还能投胎做人。其他的很多动物很难投人的,因为它们出来就是为自己,它们死了也是自己,它们就知道我我我……所以很多人为什么下辈子还是投人?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别人,只有自私,只有自我,所以他们下辈子还是“我”(明白)

 

Wenda20180727   08:56  

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放下自己,心系众生

男听众:下周二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您给大家开示几句吧。

 

答: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没有观世音菩萨,哪有我们啊!我们现在这个人间被五欲六尘所染,每个人都是劣根性这么重,每个人都沉浸在“我自己”——自我当中,摆脱不了的苦境啊。所以怎么样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去救度众生,这是我们当下的一个课题。所以一个人没有慈悲心,整天沉浸在人我是非当中,你说这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就跟一个动物一样吗?对不对?(对)所以要好好修,要好好努力,要能够放下自己。我跟法师在讲,四相当中“我相”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我”了,哪来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啊?就是因为有个“我”字,你什么相都生出来了,你还生出凶相、贪相、瞋恨相、嫉妒相、愚痴相……你只要有“我”,你什么相都生出来了,明白了吗?(明白了)

 

希望你们修心要放下,放不下你修什么心啊?很多人身出家,心没出家;很多居士整天作秀给师父看,有什么用?很多人在人家面前,“哎哟,这个佛友可好了,怎么会生病的?”为什么生病啊?他好,是做给你看的;他的不好,是天上看见的。很正常了,对不对?(对)一切不是你做出来的,全部是本身就拥有的,明白了吗?(明白了)

 

所以上次博客上看见一个佛友说:“师父啊,我在东方电台这几天感受特别深,我觉得学佛人不应该作秀,应该实实在在的,真修真得啊!”我觉得他讲得很对,也是真心感悟。一个人怎么可以整天稀里糊涂的呢?一个人怎么可以整天不为众生,而为自己活着呢?一个人怎么能够忘记众生而整天记挂着自身呢?所以要学会,整天为别人的人,那是一个圣人;整天为自己的人,那是一个小人。很多人为什么人家说他是小人?因为你为自己想得太多,因为你自私心太广、太重,所以你才会这样的。希望大家要努力,真的要努力。

 

Wenda20200223   28:22  

如何理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女听众:在《六祖惠能传奇》里有一首偈语说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这里面的涵义。

 

答:很简单,你自己觉得这个事情有的就有了,没有就没有了。怎么叫“恰如”?就是你刚刚找到一个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这个意思。你在人间去寻找,明明是在空性当中,全部都是清净的心,全部都是没有的,或者你找到了一些东西,实际上整个就是一个“兔角”,什么意思?这一点点的东西,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你去看到了,你去找到了,你给自己制造心灵的一种烦恼和创伤,那不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吗?

 

(对。那是不是就有点像观世音菩萨一次开示说到的:入世间救度众生而不染尘缘罣碍?)对啊。你是医生,你又要救人,又不能被病人传染上(对)“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说你离开世间法则去追求成佛,就如希望兔子长出角一样,不可能的。你想想看,你离开世间去寻菩提……菩提就是到世间来救众生的,他“不离世间觉”,在世间才能成菩萨;菩萨离开了世间,离开了众生,他怎么成佛?

 

(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去修,可以做到这个境界呢?)你要成佛的话,要好好地救度众生,自己守戒,自度度人,这就是境界。

 


白话佛法选摘

把佛菩萨的光芒和菩提智慧遍洒人间;拥有菩提智慧的人,可解决一切烦恼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38集《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8:27-13:24

我们学习佛菩萨,就是要学会把佛陀的光、观世音菩萨的热、所有护法神对我们的爱和我们本应拥有的九识田中的智慧洒向人间,救度众生,来帮助别人一世修成。你们想想看,能够帮助别人一世修成的人,他自己能不能一世修成?这就是利人利己。

 

我们要让每位众生生活在快乐之中,脱离痛苦;要将自己的心变成光明心。你们知道什么叫光明吗?光就是能量。明是什么?日月,白天也很懂,晚上也很明白,那么就是明白的“明”。一个人要懂得,今天无论做什么事情,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明白了自己到人间来的任务就是来度众生学佛,来改变自己的,不能像凡人一样在人间红尘中与什么结缘就做什么,遇到外尘就去做外尘的事情。一定要懂得,看到很多人间的事情,不要把眼睛睁得太大;当你看得太清楚的时候,眼睛睁得太大的时候,就会把人世间的一切假相看成是真的,然后心中就会有烦恼和障碍。

 

你相信自己能改吗?能改就是个好孩子,不能改就是个坏孩子。只要相信这个世界一切都会改变,不把人世间暂时给自己造成烦恼的任何事物和人看成真的,明白这些只是暂时的烦恼和障碍,那么人生就会有转折,就会有转变,就会有更好的明天。所以,学佛就是要用心来解脱。你的心到底想解脱什么?你还在做什么?你的心是不是明心?你的心是不是还在沾染着一些人世间红尘的五欲六尘?是不是沾染着很多的污垢?所以,要灭度自己心中的烦恼,要让菩萨的智慧散发出般若的无限光芒,把自己都忘记了,把自己都变成空无了,就得到菩提了。得到菩提智慧的人,实际上世间一切智都拥有了。所以,能解决人间很多烦恼的人,拥有的是菩提智慧;拥有菩提智慧的人,可以解决一切烦恼。很多人念经,想通,完全放下,懂得如理如法地去修,如理如法地去行佛道,这样就能得到解脱,就能走入至善的境界。佛陀为什么称很多人“善男子”“善女人”?因为一善解百灾,有善就没有恶,是善男子就不能有恶行。佛法的传承能起八万四千法门的大功德、大智慧,每个人只要得到了佛法,就已经拥有和进入了八万四千法门的大功德、大智慧。

 



【PPT新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6-19.要消因果 不能造因果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7-18 12:12 , Processed in 0.0521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