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懂得忘记过去,才能勇敢地面对未来
———shuohua20130412_1237
听 众:我每天都听您的录音,从2008年听到现在,蛮喜悦的。看见同修们都修得那么好,我很后进,层次这么低,觉得自己在走下运了……
台 长:用不着担心,只要增加自己的信心,愿力,再加上多念心经,你一定不会很往下跑的。你的一生基本上属于比较坎坷的(是,很坎坷!坎坷得算命先生都不愿替我算、不愿收我的钱)实际上算命先生不敢给你看,就是你的命非常挫折。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包括你受到挫折后的这些东西进入了你的意识当中,所以你一讲起就会把那些不好的东西不停地勾出来,这样人家会受不了的。为什么台长叫你们学佛要忘记过去,因为不能忘记过去的人,永远不会勇敢地面对未来。你现在跟着台长学佛已经好很多了,过去还要难过,碰到一点事情可以讲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到一年(是)我希望你精进!今天打进电话,台长会给你一些加持,不会让你颓废的(我也觉得进步了,很开心!)
原文:看得见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的佛性,就是觉性。
广播讲座新28. 不离自性无罣碍
开悟即涅槃,一个人想明白,开悟了,就涅槃了。涅槃并不是说死了,涅槃是永生,涅槃就是永久地开悟,不会死的。人不会死的,永久地开悟,他的精神不死。那么怎么样来“开悟即涅槃”?就是永远要知道,自己知见无——我还不懂,还没有懂得这些,还不了解,那么知见无,开悟即涅槃,开悟才能变成涅槃。
根基、根本智是在第几意识
wenda20180105_9545
听 众:师父,您经常说根基,就是说这个人根基好或者根基差,这个根基是在我们的第几意识里啊?
臺 長:你这个问题倒是问得真的很好。首先,你要了解根基,上辈子的冤结,上辈子造的因和根,在你的第几意识啊?第八意识对不对?(嗯,对)阿赖耶识里边啊。进入你的阿赖耶识,你才会带到下一辈子来,你这个根基不就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吗?想倒蛮会想的(因为想到很多是学佛的那种根基,我本来想是不是在阿摩罗识,可是一想也不太对,因为根基有多有少,有好有坏)对啊(所以肯定应该不是在阿摩罗识)肯定的。因为比方说你这辈子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就算下辈子这个灵魂再投胎了,那你在阿赖耶识里边已经有你上辈子的烙印了,就是上辈子的根基在这里了(哦,在第八识)在第八识。第七识末那识它是分别意识,现实生活当中所反应的东西,所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判断力,那么就是末那识。明白了吗?
(明白。师父,那根本智在第几意识?)你说呢?你讲给我听啊(根本智我觉得应该是在第九意识,就是佛性那一块)哎呀,我恭喜你……(师父,可是我又有个疑问了,就比如说您有根本智,但我没有根本智,这个佛性不是不增不减的吗?)谁说你没根本智的?你的佛性、根本智、你的大智大慧、你的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在你的第九意识当中。哪个人没有啊?佛陀早就讲了,众生皆具佛性啊。佛,是佛的性,佛的本性啊,佛已经看到了你们的第九意识了,每个人都有第九意识的。明白了吗?(哦。我还以为只有师父这种修为,就是菩萨再来才会有根本智,就是每个人都有根本智的)当然了,他有佛性就有根本智。只是他的根本智后来是根本不用了,根本没有了,已经找不到了,所以他的根本智就丢失了,他长久不用,遗失了。就像你们在家里一样东西好久好久几十年都不用,找都找不到了。明白吗?(明白了,感恩师父。今天就问到这里,您身体保重)
原文:根本智要无念,......无念才叫真正的静。如果能真的安静下来,就是涅槃的基础。
白话佛法2-45 《无念就是有念,无德即是有德》
无念就是正觉佛宝,就是不要有念头,那你就是学佛学得正,就是正觉佛宝,叫正觉正念。你是正的觉悟了,正的念头,那你已经接近了佛菩萨的果位。
♫意念必须集中才能产生出磁场,无念能聚集自身的能量!WD20171103_3241
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里面讲到,人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人的能量就会消耗得越来越厉害。一个不能够控制自己脾气、不能够控制自己性格的人,他的能量就会消耗得越来越快。我们学佛人都知道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请问师父,每一个起心动念也是在消耗能量吗?
答:对。我问你一句话,你汽车总开过吧?汽车都看过吧?你在开的当中,汽车不大耗油的。你知道汽车耗油是怎么……一启动,它的油会“啪”一下子下去一大堆,你只要一发动,“嗡——”你一个起心动念,刚刚一动,它就消耗你的能量。所以一个人整天脑筋不停地起心动念,不停地转,你的能量消耗到后来就不行了。就像一个人整天动脑筋,动到后来人累了,要趴下,要睡着了
(明白了。那我们平时要减少起心动念,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的能量……)不要有念头。举个简单例子,你正好在念经,突然之间门一响,你就看一看有没有人就好了,就这么一个念头。但是人会怎么样呢?“谁来了?会不会是风啊?”怎么样怎么样,一大堆。好了,能量大大地消耗
(师父经常告诉我们要静,只有静了才能够生智慧,我们的能量才会……师父也讲到意念必须要集中,它才能够产生出一种磁场,一种电磁波)对了,就是这样。脑子的电磁波能量很大的。在德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当两个人在吵架的时候,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给他们照辐射,照出来他们头上像打雷一样。所以你想想看人的意念多厉害,人的意念能够杀死人。“恨死他了,我恨死他”,对方会生病的,不骗你的。
♫如何理解“心清净、寂静就无念了” wenda20170917A_3306
听 众:在周日问答里,同修问“无念是不是就是第六意识没有了,连阿赖耶识的妄想心也没有了?”当时师父的回答是:无念的话,要保持清净、寂静,应该是到了很深层的境界,很高了。同修还是不太明白,他想问一下,为什么心清净、寂静就无念了呢?
臺 長:我问你,你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心清净了?(对)假设你不做梦,你是不是清净了?因为你睡觉了,你无念了,没有念头了。为什么会没有念头了?因为你睡觉了,因为你寂静了,你安静了(同修想问,是不是正能量的念头就是无念?像念念为众生、为别人、帮别人就是无念?)照样有念,怎么叫“无念”啊?你有善良的念头也叫“有念”。你认为“这个是善事,我要去做”,你已经有念头了,这叫“善念”。那么你要去做坏事,叫“恶念”。无念是什么?善恶俱不念,那叫“无念”(谢谢师父)
关于涅槃和禅定
——解答来信疑惑203
问:我们有两个概念问题混淆,涅槃和禅定,师父开示过,涅槃就是用自己的心控制自己的思维,断除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离相为禅定,心不散乱。念经的时候,能够超脱脑子中不好的思维,也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这样算是达到了涅槃的境界吗?
答:修了一辈子了,一直不让不好的思维进入,最后就是涅槃。不是靠临时走的时候才叫涅槃,一辈子修行修到最近,把一切不好的思维挡在外面了。离相为禅,破四相当然是禅定了。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相了,这个人会不会禅悟,离四相的是不是菩萨?
原文: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明心见性,.....只有脱离烦恼和了脱生死才能得到真正的寂静,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即成佛。
视频开示 第102集 《不言寂静涅槃》
涅槃清净。涅槃的人是开悟的人,开悟的人是清净的人,清净的人是不会给人家脸看的,不干净的人动不动就要给人家脸看。在这个社会上,你不能做到圆满寂静,你的心永远在悸动(所以经常说“悸动的心”),使你上窜下跳,使你不能平安,使你不能平稳地生活在这个人间,那么你就丢失了智慧,因为智慧永远跟寂静作伴,不会跟烦躁作伴,也不会跟烦恼作伴。
4-43. 找到真我,涅槃寂静
我们要懂得无常,要学会无我。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长久的,要学会没有自己,要无我你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我。而这个“我”是宇宙般的我,那是真我,不是一个假我。师父教你们学佛,不是这个人间有肉体的“我”,而是真正的无我,是像宇宙般宽广胸怀的原始的真我,最终我们才能达到涅槃寂静。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他就没有痛苦了;当一个人真正放下的时候,他就没有痛苦了,他才能做到涅槃寂静,也就是说人真正的归宿和原来的一样了。
如何理解空性和混沌
wenda20170623_4949
听 众:在《白话佛法》第七册第十八篇,师父讲生命的缘起,说:“生命是从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中开始的。”师父以前讲寂静的时候总是和涅槃连在一起,涅槃寂静,师父讲空性是可以直接理解为菩萨的智慧。在这里,寂静和无明,空性和混沌在一起,我不是特别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臺 長:空性和混沌,比方说,你在做人的时候是不是混沌?稀里糊涂(对)等到你空性了,寂静了,安静了,你能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了,你是不是想通、想明白,不是空了吗?空和混沌是不是在一起了?你不混沌怎么会空呢?如果本来就是很空的东西,是空性的东西,你还要去修什么空性啊?就是因为你有混沌,你才会变得越来越空性。因为你有烦恼,你才会有菩提,你没有烦恼,你何来的菩提?(明白了。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本来是无念的,然后我们动了念头,随着念头就产生了意识,然后有了欲望,才有了“贪、瞋、痴、慢、疑”这五毒,才进入了迷惑颠倒的轮回。现在我们学佛以后的修心就是逆向的回归过程,可以这样理解吗?)可以。很厉害,学得很好,《白话佛法》学得很好啊,非常好。
原文:闭关就是让这个弘法的人安静,不要受到世俗的侵袭。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92集 境转心不转 200627A
过去有句话叫“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你真正开悟的人你才能去闭关;你还没有开悟,你就是坐在山上,叫苦思冥想。闭关是要有大根基的人才能做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够闭关的。
师父开示闭关的意义wenda20190621_4327
听 众:大家都对师父之前的闭关挺好奇的,师父,能不能分享一下您闭关当中的感受?
臺 長:呵呵,师父又要闭关了(对啊,师父马上要闭关了,所以现在节目也很少,也很少有机会,请师父跟我们分享一下)所以你们要珍惜啊。闭关是什么?闭关实际上就是一种内修;度人应该说是一种外修。内修定,外修禅,就是禅定。所以闭关是所有佛法界都使用的。一个人在人间,因为你到了一定的时候,比方说五欲六尘接触得太多了,你不要被外缘、内缘带走,那你的心要静下来,要有自己的觉知。闭关就是自己不要去参加这种社会活动,杂乱无章……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要吃得少,脑筋动得少,行为做得少,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就是要沉淀。沉淀知道吗?一杯水刚刚倒好之后不是有很多的水渣吗?像茶一样的,你把它沉淀就是叫“闭关”了。沉淀下来了,这个水不是清了吗?人的闭关实际上就是让你的心变得更加清净无碍,所以身体也会好,心也会好,一切都会好。持戒清修就是一个闭关,守戒也是一个闭关。只是有的人闭一天、闭一个礼拜、闭十天,有的人闭一年、十年都有的。他不想见人,因为他自己性空了,他的心已经完全空了,他应该知道了这个世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已经完全彻悟了,所以他就闭关了。他不想见任何人,他觉得人间对他来讲根本没有意思的,所以他就破参。就是说你开悟了,你这个人完全参悟了佛法,已经把自己的知见完全腾空了。闭关的时候就是把外界对自己的魔障给自己所造成的伤害全部推到外面去,也就是说因缘成熟,心中无烦恼,就是这样。明白了吗?
(明白了。师父,闭关的时候会一直念经,但是这个念经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真正静下来,是这个意思吗?)对。静到一定的时候你就开始自己坐下来了,然后静下心来了,最后还是要安静。你念经的时候心还在动,到了最后叫你如如不动了,摄守六根(是不是像《佛陀传》里面佛陀打坐时候那种,完全空了,什么都没有的那种?)对啊,脑子里什么都没了,他完全正知正觉、正知正见了。这是一种高境界,讲得简单一点,就是说外面太烦了,你在家里自己好好修炼,不到外面去跟人家烦了(对。师父闭关的时候有同修也学师父,可能闭半天、一天这样子,他们就发现,只要不看手机,完全不管别的事情就念经,香就打卷了)是啊(菩萨就鼓励大家了。预祝师父接下来的闭关圆满成功)
提问29.关于在家居士闭关的问题20150410新加坡67:35
问:听前几天师父的录音,有人问闭关的问题,师父好像不太建议闭关,但看《白话佛法》里,您有提到闭关的好处。现在有些同修拿捏不准了,到底我们如何做更如法?是不是我们在家修行的人闭关时间不能太久?不可以打坐?如果有同修想闭关一个星期,关掉与外界的联络方式,静心念经,多学《白话佛法》,这样做可以吗?
答:其实这种闭关是我们居士人间的一种小闭关,跟僧团里面的闭关是不一样的。僧团里面的闭关有一整套的方法,包括藏传佛教里的。台长跟那些仁波切都有交流,他们都告诉我他们怎么闭关,什么情况我都知道。他们手机也要关掉,放在外面,然后坐在里边,当中也有休息,也可以出来自己喝点茶、做点东西,然后下午再闭关,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人间居士闭关最要紧的,第一,看你条件允许不允许。举个简单例子,你家里隔壁吵得不得了,孩子吵、这里闹,你说你把房门一关,“我什么都不管”,那不叫闭关,叫偷懒,你闭不了关的。第一,没条件。第二,闭关是真的要让自己头脑清净,心清净,人要放下。但是你放得下吗?嘴巴里说“我闭关了哦,妈妈你做菜,老公你去接孩子”,这个是偷懒啊。学佛,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记住了,不要去刻意地闭关,只要五分钟、十分钟,自己很清静地坐在那里,脑子想着菩萨,什么杂念都没有,就是闭关。“闭门即是净土,关门即是西方”,其实有时候西方就在你心里,你不要刻意地说“我闭关了”。
Wenda20121230A 28:15
修心灵法门短期闭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听 众:有些同修想在假期里短期闭关,不出门,在家修行,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吗?在这期间可以看台长的博客吗?
臺 長:一定要注意,首先必须要念经,不能够打坐,这种闭关属于阳间的闭关、居士的闭关,实际上就是清心寡欲式的闭关。就是说我脑子里没有欲望,我不去想什么东西,我把自己脑子清空,一定要念经,否则很容易有东西进来。但是完全可以把自己一天的闭关、一个小闭关,跟僧人闭关是一样的:第一,把电话机这一天全部关掉;第二,不看任何电视,不接电话,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你。这一天你自己把该做的菜全部做好,从早上开始做早课,做完早课之后可以看看台长的录像,接下来再做中午课,中午课之后下午眯一个小时睡觉,然后三四点钟爬起来再做晚课,晚课做一半之后,可以看看台长的《白话佛法》书,晚上再念经。实际上就是不停地念经,吸收能量,整个一天脑子里都没想什么其他的东西,没人打扰,很干净。闭门即是深山,关门即是净土,你就在自己的净土里好好地学佛修心就可以了
(不需要洒净之类的动作吧,或者是给房间念念经什么吗?)看自己房子平时有没有灵性,如果你觉得经常有声响,当然可以念小房子把它去掉,如果不去掉的话,可能会有些麻烦,因为你一安静的话,他可能就上你身了(那可不可以闭关之前准备一段时间,一个是念小房子,一个是每天顺时四个方向念大悲咒,就是像清场一样?)完全可以。最好就是闭关的时候,先早课早香要烧,一般闭关的话要烧三次,早上一次香,正午一次香,晚上一次香。正午就是中午十二点,晚上是六点钟,早上最好是六点钟。然后还能睡觉,念念睡着了没关系。这个时候,人会很清静,但是一般心静不下来的人慢慢会烦躁,他不习惯,时间长了他就习惯了(好的,感恩师父开示)
中场视频
【開示】一定要真心学佛,彻底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就是没有贪瞋痴的人
原文:只有真正的相信才能安定,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能救我,才能把自己浮动的心克制住。
12-53.净信才能静定
如果你在心里完全相信某个人或某件事,你就是拥有了一颗永久之心,因为这颗永久心像一粒定心丸一样,能够把你的心定住,你的心定了,你才有智慧生出来。
......
学佛人除了要净信,还要有诚心。诚心是什么?就是实证之心,实实在在证得佛法之心。也就是说,我今天相信观世音菩萨是实在的,因为我实在太相信观世音菩萨,我没有任何理由离开观世音菩萨,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学佛、不修心,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实证之心。证得佛心就要开发自己身心的宝藏,这个宝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悟性,也是我们的智慧之心,就是永久心、实证之心。
观想和无念
来信解答一百七十一 20170714
问:白话佛法中,“观想和菩萨是一致的,有什么好方法呢?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就是持咒。用白话讲,持咒就是念经。你念经的时候,心中想的跟菩萨一样,你叫持咒。又跟菩萨一样,你又是在念经,那你的心一定会平静下来,你就会定下来。你修心入定之后,什么想法都没有了,脑子是空的。师父问你们,这个“定”里面,有没有这个“念”?定下来后,心中有没有念头?人空实际上是一种假空。修炼到脑子里全部空掉之后,表面上他有没有念头,实际上他还是有。”我对这段的理解是这样的:持咒比方说念心经,心里想着心经之后,因为心经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所以我想的跟观世音菩萨想的是一样的,那我原本的这颗凡心就能定下来,就不去想人间的事了,这个定里有念头,所以是假空,修炼到自然而然的心中只会想着菩萨所想,脑子全部空掉了,表面上没有念头,实际上还有念头,就是心经,这样的逻辑思维对吗?
答:60~70%是对的。想到菩萨,念经,如果能够没有杂念,一定很干净了。念头去不了的,要想无念不可能的,涅槃寂静之后才会无念,但是人只要有念头,也要懂得何处惹尘埃,不要去想就好了。有念头出来就把它消掉,想去做某一件事情,马上就想算了不去了,就结束了。
修“止观” 消除烦恼心(3:54-6:55)
在佛法当中要用止观来消除自己的烦恼心。
止观在梵文当中就是“奢摩他”(samatha)实际上就是止寂和禅定,就是智慧。
所以,止就是禅定;观就是智慧。当你定下来之后你用智慧来看用来看这个世界。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拥有智慧的修行方法。止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止”就是停止,所以我们必须要停止妄念。 “观”就是你自己的觉悟心,自己的定慧。 所以我们经常说缘分要靠安静来获得。有时候你的智慧靠寂静来获得。
那你的心态靠什么来获得呢?好的心态靠调和来获得。所以一个人的心态要经常一边修心,一边“亦复如是“。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常乐我净。所以很多经文上面写的“身安则道隆”。身体安心安则这个道,就是学的这个佛道一定会兴隆。所以你要是今天神不清气不爽,你觉悟无常,也就说一会觉悟一会儿不觉悟,很快的你的心就会不明心见性。很多人虽然觉悟了,但是一会又迷惑。在觉悟和迷惑当中你没有调整好,你可能没有调整好身、息、心三种,那你慢慢的就会散乱之心出来,慢慢就会温饱思淫欲,慢慢就会昏沉入定,实际上昏沉就是搞不清楚了。
所以智者是要懂得治疗自己心中的不调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在浮动,都在社会的五欲六尘当中。要懂得修持,坚持不懈。要经常用“止观”达到治自己的心浮躁和心灵的烦躁的一个方法。
原文:涅槃是真实性的体,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涅槃了,他是真正安静的体。涅槃是脑子里完全是空的,这个涅槃就是你真静的体。
新加坡法会开示20160424
真正的快乐呢?就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是一种智慧的开悟。涅槃就是说我明白道理之后,我完全彻底地放下了,叫“究竟涅槃”。就是我已经到底了,叫“究竟”。我什么事情已经到底了,我不想了,我成功了。所以佛陀讲的究竟涅槃,也就是说彻底放下,彻底明白了。希望你们学佛的人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永久的,所以要彻底放下,彻底明白,你们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的境界啊!
wenda20150424 22:18
梦到考试结果是“第一个涅槃”
男听众:有的师兄梦到考试,考试的结果是“某某第一个涅槃”。请问师父,“第一个涅槃”是什么意思?是寿命有问题吗?
答:“第一个涅槃”就是说明他现在进入了第一层深层空间,也就是说这个人修得不错,深层空间里面涅槃就是干净了。涅槃寂静,涅槃净定,实际上就是说明他在人间已经做到比较干净的一个程度了。第二涅槃、第三涅槃……一般是到第十涅槃,就是真正走的时候什么都放得下了。所以先放下孩子,那么也就是上升一步;如果能够放弃人间的一切利,那么你可能进入第三涅槃;如果你放弃自己很多的物质和家庭,那你就进入第六涅槃,所以很多法师一下子就进入第六涅槃(明白了)就是说法师放下之后只要稍作努力他就可以进入深层涅槃,就是最后走的时候完全放下。很多法师如果进入第六涅槃出来了,等于一个人考试了,如果你只要想通了,发心出家了,实际上你已经考试毕业了,已经六十分了,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开示)
提问12.“涅槃”和“性空”有何区别20190608布里斯本22:26
问:请问师父,“涅槃”和“性空”是一样的吗?有何区别?
答:性空是思维上的,比方说在八识田“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当中,它是可以清空自己的杂念,然后进入阿赖耶识的时候人非常干净,所以就像面镜子擦干净一样的。涅槃是大彻大悟。为什么有的时候说老人家、高僧大德走的时候叫“涅槃”呢?实际上他不是死了,他是坐在那里,他的魂魄可以出去,可以回来。他坐在这里,只要肉身不死,他随时可以回来的。所以涅槃是一种超脱的境界,涅槃应该比“性空”还要更好。
原文:当你所有的心都在的时候,你是不能涅槃的,卧佛的这个姿势就是达到正定涅槃,开悟、醒悟,达到了妙觉定。妙就是最终觉,就是达到了最终的觉悟。
如何理解“正定涅槃”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零七)2018-02-14
问:白話佛法第二册中有一个词语“正定涅槃”,请解释。
答:正,大家都知道了。涅槃,就是摆脱无明,已经完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已经达到一种高境界了。正定涅槃,并不是讲涅槃的对与错,涅槃肯定是对的、是正的。正定涅槃讲的是过程,一个人学佛学法完全是心正的,完全是正道,不是邪道,就会定,定了之后就是一个过程。心正了,一直在正道上学佛念经,达到定。定是指活的人没有涅槃之前,定得下来的人都是正的,最后达到涅槃。并不是说涅槃有正定和邪定,涅槃都是超脱的。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零七)
Wenda20180615 09:30
梦到观世音菩萨说“妙禅妙回”
女听众:同修梦到观世音菩萨和他说了几句话,他只记住了一句话:妙禅妙回。
答:用禅定达到妙心,就是修心人的妙心,你才能增长智慧。你在人间很多事情要用妙法,妙心妙法。你怎么会有妙心妙法的呢?就是要靠禅。禅就是安定下来,达到妙法妙心,最后有智慧。
Wenda20200731 01:07:58
圆寂和涅槃有何区别
女听众:请问师父,圆寂和涅槃的区别是什么?
答:涅槃是一种证悟,已经得正等正觉,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寂就是说非常圆满地结束了你的一生,还带有一些人间的东西。像涅槃的话,他已经是仙逝了,就是说已经完全彻悟,彻悟了人生(涅槃是彻悟,但不代表就是往生吗?)都是一样。我问你,你是人还是众生?我叫你“女人”“人”,都是人,都是一种意思(明白)你爸爸是“Dady”吗?爸爸是“爹”吗?(是)你可以叫你妈妈“妈咪”,这不一样?圆寂,基本上意思跟涅槃差不多,只是硬要从字面上来讲当然涅槃境界更高,圆寂是说一生的圆满,寂静。你要说他完全没有彻悟的感觉,当然也有,但是涅槃的话是彻底彻悟了。
原文:觉有四种:......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
提问20.关于渐悟、顿悟和觉悟
———20170828吉隆坡37:34
问:请问,我们在修心修行的过程中,某一方面开悟了,在实际生活一段时间实践后,才能算是真正的开悟吗?
答:开悟有渐悟,有顿悟,有真正的觉悟。所以,突然之间明白了,那叫顿悟;每天都明白一点,“是啊,我应该好好地修,我不要跟他争,争什么啊?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叫渐悟;每一天、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那就叫觉悟。
【视】153.如何正确理解觉悟|说话2014年8月15日!8分19秒
为何状态会反复;觉悟是一点点来的WD20200510 50:56
女听众:有的师兄状态会反复,最开始可能讲一讲明白了,过两天他又回到以前状态,像这种……
答:人就是在六道轮回当中生活的,这种本身就是一种轮回,一个人的觉悟就是一点点来的。很正常,明天不好了,后天再好;后天不好,大后天再好,一直到你好了为止。就像生病一样的,你吃药好一点了,你不吃药又差一点了,然后慢慢地再吃药再好,再吃药再好,到了最后身体要好了才算彻底好了。身体,你不让它反复?(也会的,感恩师父)
如何达到智慧三觉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八十二
问:如何达到智慧三觉?
答:智慧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行圆满:觉悟、行为都要圆满。觉悟是思维上的,行为是行动上的。
结束视频
【開示】 忘记过去 才能拥有未来--20160221 印尼雅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