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光真境”,把光寂在一起,你真正的境界才会渐次显前。......把心聚到一个点上的时候,你真正的境界才会出来。
白話 佛法 3-14《妙悟妙法—圆觉妙心》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12&extra=&tim=1681173473477
寂光真境就是这个光是寂起来的、是团起来的。想一想光散掉好?还是聚起来好?哪一个光照得远?寂光就是安静的光、稳定的光,它是真正的达到了一个境界。也就是说这个人修心修到什么都圆寂了,圆满了,什么都能安静下来,没有任何一个事情能让你很难过很悲伤,你就成功了。
一定要记住寂光真境得到真的境界常得现前,你要让这个真正的境界经常在你眼睛前面出现。就是说当你碰到紧急事情的时候,或在求什么事情时,你还是很安静,你在人间稳得住、定得下,这叫“寂光”,这样你才能见到真正的境界。
白話 佛法 3-36 《学佛有“三力”,妙心始悟佛》
“制心一处”,就是把自己的心制服在一个地方,你们在念经的时候,有时候心很杂乱,杂念横飞,你就要把自己的心处在想着观世音菩萨的位置,听着自己的声音专心念经,那就叫制心一处。
把自己的心放在一个地方,才能证得真正的觉悟,才能真正地明白你是怎样觉悟的。真正的觉悟是把心收住了,你才会觉,才能悟啊。你的心不安定,你怎么会有感觉呢?你没有感觉,你怎么会开悟啊?你们今天所有学佛的人,不就是因为念经拜佛之后,有感觉了吗?你们才会有感悟啊。
白話 佛法 7-26 《调伏累世的习性》
心静如水,定当解脱。……
希望大家学佛,心中要如水般地清净。干净的人, 他自己的本性中就会慢慢地空,在性空中。在性空中活着的人,他就无杂念,很干净。……
在性空当中你慢慢地定下来,最后连境界都没有了,你哪来的名相?你哪来人间这么多的杂念和名相?名相都不住了,到最后连寂灭都没有了,灭度都不要,心中完全解脱了,你内心的境界也变成“亦非境界”——它已经不是境界。
视频开示 第29集 《 空观是五蕴皆空的基础 》
问:师 父在白話佛 法第三册中说:
“寂光真境,要把这个真正的境界,经常在你眼睛前面出现,就是说当你碰到紧急事情的时候,或在求什么事情时,你还是很安静,你在人间稳得住,定得下,这叫寂光,这样你才能见到真正的境界。”
请问,寂光如何理解,真正的境界是什么境界?
答:就是高境界不受外界所影响,超出了人的境界,人类任何事物都不能动摇你对事物理解的恒心和决心,当一个人对什么都看穿了,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动摇他的恒心和决心;
从反面来讲,一个人对人间的心已经死了,把世界上一切都看穿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动摇,不能让他心中起波涛汹涌,就慢慢沉寂,产生一种光,这种光能够让自己非常安静和清明。
问:师父在这里同时讲到打坐,说寂光不容易,比打坐更不容易,不能乱来,否则走火入魔。想问,寂光和打坐是不是有相同之处,稍微不小心就会着魔?
答:寂光是怎么来的?有好几种,一种内心修炼而来;一种是打坐,保持安静,时间长了才会产生安静的光,安静到一定时候,当然会有危险。举个例子,你刚刚睡着的时候,突然一个东西发出声音,其实很轻,但你的心会很震动,刚刚想睡觉,边上有人和你讲话,你会一跳一痛。沉寂之后,社会上任何外界突然对你的影响都会在你寂静的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还在初级阶段,还没到有光的时候,心灵深处就会受到影响。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一十八)
wenda20170709A 31:17
如何理解“寂定于心”
问:师 父,上次您解释的《白 話 佛 法》第五册第二十篇,“实际上用心的人,做任何事情就是个寂静的‘寂’字。所以学佛,修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心修好了,他就能把娑婆世界的很多物质变为寂灭。”
“师父给大家讲‘寂定于心’。寂是什么?就是寂静的寂,定于心就是要安静。一个修心的人如果能够安静的话,主要是从心开始出发的。为什么很多人修心修得不好?因为在生活当中他本身就是一个定不下心来的人。他想要寂静,他才能定下心来,所以叫寂定于心。我们说‘寂灭’,如果一个修心的人在心中能够定下心来,他的寂一定是很重要的。我经常问修心的人:‘你的心是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 ”
答:寂灭的意思就是说,你把心归拢起来,收在一起(对)把心收起来,不要太散乱。你看很多精神不好的人,为什么叫“分裂症”?因为精神散乱,叫“精神分裂症”。“寂”就是把它聚在一起(“灭”呢?)聚在一起不要有这个念头,安静下来,把这个念头都灭掉,明白了吗?(哦,明白了)
我问你,法师打坐,meditation[注:冥想],他们首先把脑子里杂念全部去掉,就叫“寂”。然后,修心,坐在那里时间长了,无我了,无人相了,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是不是寂灭了?自己都灭掉了,没了。这个就叫超脱你自己“人”的境界了,明白了吗?
(哦,终于明白了。我当时看书看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太感恩师父了)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有文化的,不是像过去老妈妈、老伯伯念经修心,有口无心。现在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会研究。佛法是哲学,我们伟大的佛陀,他这个是教育,佛法教育人的(是)
问:随着修行不断消业,本性显露出来,自然就会拥有定力,这是本性里的定力。如果单单修外在的禅定功夫,比如打坐,可能需要修很久很久也不一定能开悟,
而心 靈 法 門是先通过许愿念经放生三大法宝集中精力消业,业障消除本性显露,自然有定力,这时再修禅定就轻松了。这样理解对吗?从本性而得定,这是不是修禅定最快最殊胜的方法?
答:讲的蛮好,这也是妙法,是这样的。
解答来信疑惑 (一百六十六)